• 123
  • banner2
您现在的位置: > 三下乡官网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合肥工大走进安徽溪口 9成受访者认为当地未得到充分开发

7月12日团队分三小组分头进村问卷走访。合工大赴皖南生态文明建设考察团队 供图

中国青年网宣城7月21日电(通讯员 李亚 许益镇)7月12日至14日,合肥工业大学赴皖南生态文明建设考察实践团队走进安徽宣城溪口镇,开展“笔落水木宣溪,墨点生态运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调查显示,90%受访者认为当地未能得到充分开发,仅30%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发展生态旅游有了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宣城溪口镇,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群山环抱,树木葱茏,森林覆盖率达87%,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境内有云豹、麋鹿、猕猴和红豆杉、罗汉松、千年紫薇等珍稀动植物,山、水、洞、石俱全,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生态环境优越,享有“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全然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据当地人介绍,溪口以“生态立镇,两翼富民”为理念,全力推进“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蓝天、碧水”绿化工程,目前政府正在着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团队负责人李亚介绍说,本次调研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50份,其中包含22份小学生问卷。调研对象有溪口当地居民、路上游客、政府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溪口中心小学生、企业员工、个人独资老板、传统手工艺人、寺庙僧侣等,共计溪口本地人91人,外地人37人(不计小学生)。调研范围为溪口街道,红星村及金龙村。 

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人群表示溪口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41%认为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当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用一般,33%的人认为作用很大,仍有少部分人认为没有作用。其中,66% 不了解或者片面了解生态旅游,仅有30%表示对政府有关于生态旅游方面的政策有所了解。

白云洞、高峰山风景区的知名度较高,位居前列。对于珍稀动植物,多数人都知道猕猴、麋鹿、红豆杉、罗汉松。同时,部分人表示,云豹、绞股蓝目前已经见的越来越少。溪口盛产高山茶,以塔泉云雾、天竺云芽、溪口剑芽最有名,然而目前只有塔泉云雾的品牌茶叶存在,其余品牌因竞争不过十大名茶而消失。当地的香菇种植及野笋产量较多,为两大特色产业。

从走访的结果来看,溪口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选择外出务工,很少有人愿意在自己家乡发展特色农业。高山茶叶逐渐荒芜,香菇种植园规模也日益缩减,乡镇的留守儿童很多,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

团队还对当地的教育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小学生环境意识还是很强。然而,当地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亟待改善。

此外,调研团队还针对当地的竹木企业、红豆杉繁育基地等进行了调研。“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当地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个旅游、踏青、度假的首选地,它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引导群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需要群众在配合引导的同时竭尽所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发展个体从而发展整个溪口,需要一个能展示生态溪口,绿色溪口,文明溪口的平台。李亚说,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更多地关注溪口,帮助其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同时打造生态文化,提升经济水平。

7月14日,团队在红豆杉繁育基地学习,谭年和正在讲解红豆杉的习性。合工大赴皖南生态文明建设考察团队 供图

溪口镇空山雨后,雾霭沉沉,林木葱茏。合工大赴皖南生态文明建设考察团队 供图

责任编辑:王龙龙 王光乾 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