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您现在的位置: > 三下乡官网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67岁农村老人学网购:不是不想学 是学的机会太少了

中国青年网黔江7月25日电(通讯员 高翔 唐忠洁 杨纤)互联网+精准扶贫背景下,大学生能做什么?7月12日,龚正常家里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是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双龙村开展以“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龚正常,67岁,家住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四组。该村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村,村里现有人口1889人,其中建卡贫困户50户212人,老人家就是其中一户。老人家里有四口人,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儿媳在8年前因病去世,家里就剩下老两口和孙子相依为命。孙子在黔江民族中学读高二,每周回家一次。

为了脱贫,该村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发展种植烤烟、蚕桑产业以及蔬菜产业,2015年种植烤烟1020亩、蚕桑1500亩、红薯280亩和特色蔬菜300余亩。但老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却仅靠养的四五头猪。“只因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好,太多的体力活我们已经做不了了。所以只能养养猪、种点小菜。”老人无奈地说。

图片1

志愿者正在与老人交谈了解家庭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小兰摄

我心里特别想体验一把网上购物的感觉

龚正常是一名老党员,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老人坚持每天看新闻。他认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在农村里只能通过看新闻才能知道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也正是这个好习惯让老人在多年前就对电子商务有所耳闻。

“前段时间我还在电视上看到李克强总理说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通过看电视新闻,我知道网上购物很方便,但一直没机会试试。说实话,我心里特别想体验一把网上购物的感觉。”老人说出了他的愿望。

谈及网购,老人持支持态度,他认为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新闻里面经常报道网络诈骗。“如果让我网购,我还是有点担心钱的安全问题。”老人如实道来。

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志愿者们通过案例向老人进行了解释:“只要不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不轻易点开不明的链接,有问题及时和卖家沟通就不会轻易被骗。”在解答完老人的所有疑问之后,老人放心地让志愿者们帮助他开始了第一次网购。

“自从几年前儿媳妇生病,治疗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这么多年来我都没给老伴买过一件东西,说起来都挺对不住她,趁这个机会我想给她买一件漂亮的衣服。”老人道出了网购的愿望。听说要给自己买新衣服,老伴李银凤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崔宁宁 蒋盈桂 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