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三下乡感悟:炎夏淡去,瑶蓝仍在前行

  骄阳似火的七月,激情满满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悄然结束。作为由各大学院组成的大学生队伍,广东医科大学瑶蓝三下乡服务队决定以考察人文风情、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和深入普及国家政策为主前往连南大瑶山,这次活动继承上一年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给当地带来的不仅仅是“卫生”,更多是文化。

  起初我参加三下乡是被“瑶蓝”这支队伍名字的特别性所吸引。经过了两次严格面试和一个月的考核,我正式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真正接触到三下乡的实际意义,了解到瑶蓝队伍“实干事”的作风,让我觉得自己做公益活动,不只是为了自身,也为瑶蓝队伍努力。因此,在争取之下,我成为调研组组长,不知在几个日夜,第一次尝试写出了完整色调研活动方案和调查问卷。最终我的努力得到了队伍的认可。

 

  

瑶胞热情好客,款待队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子情 提供

  在上洞村村委的帮助下,队伍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刚接触当地村民,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那一股淳朴,虽然这里是连南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但是村民的勤劳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景象。队伍走访各个家庭贫困户,给爷爷奶奶和儿童带来殷切的慰问和关怀,从他们的口中更加感受到自己身处幸福的绿洲中,更应该珍惜当下,努力读书,才有能力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在走访的过程中,令我最难忘的是:一位86岁高龄的老奶奶生活虽然艰难,但是她靠着自己的双手卖茶叶和种植农作物养活自己。临走时,我轻轻地握着她饱满风霜的手,祝愿她“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吃饱穿暖”,她不舍地跟我说:“要勤奋努力,用功读书,有空多来。”我不能保证我能不能再来,但是给了一个善意的点头。

  队伍在烈日下体验茶农的辛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子情 提供

  黄莲村以茶叶作为主要经济,考察黄莲茶文化成为实践重点活动,但是茶园之行可谓是一场体力的时间竞赛,队伍需要攀爬原始山路,进入原生态茶园,在避开荆棘的情况下,我认真地采摘茶叶。火伞高张,汗流浃背,与此同时却产生一张又一张诗意的队员写真,偶有微风轻轻吹来,带着茶叶的清风。次日,队伍共同目睹茶叶的制作过程,领悟到了什么是“粒粒皆辛苦”,领悟到茶农的辛勤付出。

  队员在为制作瑶银构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子情 提供

  在走访调研中,队伍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年轻人因为瑶银瑶绣的工艺复杂而不愿学。这会导致瑶族人文风情的断层,队伍决定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大打十斤和邓生一妹,参观瑶绣瑶银的成品展示以及学习其制作过程,了解每一样服饰和配饰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我亲自拿起笨重的铁锤,尝试着完成粗锻打,但总是控制不好力度,在我气馁时,唐师傅接过铁锤一次次地示范和讲解,让我慢慢地领悟其中的技巧,师傅说:“有你们这一群还喜爱尝试瑶银的小伙子,我很开心。”我也从邓师傅的一针一线中体会着瑶绣的文化底蕴,在她灵巧的双手下,一根根单调的线条绣成漂亮的瑶服,如同给生活添加一道彩虹。我感慨万分:瑶族的手工艺真的重要,如果丢失了,可能瑶族就失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色彩。瑶蓝队伍将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懈努力。

  在烈日下,队伍坚持不放弃上高山探访瑶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子情 提供

  时光流逝,在依依惜别中,九天下乡活动的点点滴滴回想在我的脑海:每个队员为了公益活动不断地努力,即使是早餐只啃一个包子,即使是烈日炎炎,家庭走访、风土人情的调研却从未停止。虽然每个人都很累,但是晚上办公室坚持撰写新闻稿,宣传组每日一篇的推文......有时候队员忙到两、三点才能睡觉。整个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瑶寨回程路上的登山,队员们相互搀扶,互相鼓励,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极限,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九天,有泪水,有汗水,有艰辛,有欢乐,更多的是有收获。在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深知,自己收获了一段极为珍贵且难忘的一段友谊,同时也希望未来的瑶蓝传承人能够越来越优秀,未来的瑶蓝能够越走越远!(通讯员 李泽鹏)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