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感遇支教,温暖一段岁月

  当有人用“岁月静好,微风不燥”去描述生活的美好时,远方,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满是渴望知识与陪伴的光芒。他们,是一群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不断地寻找着生命的湖,而现实却让他们的求知之路曲折漫长。支教,不失为一种去陪伴他们的方式。2019年7月9日—24日,郑州大学雏鹰志愿服务队信阳支队13名队员奔赴信阳市淮滨县邓营小学开展青春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旨在尽志愿者们的微薄之力带给他们知识,给他们以陪伴和温暖。

  孩子们的热情,让一切都值得

  从招收学员到正式开课,一切有条不紊的超出了志愿者们的想象。孩子们得知志愿队的到来后,早早地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家长的陪同下等候报名。学员招收工作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基本上就已经圆满结束。

  孩子们将等在教室里的志愿者团团围住,他们有着无尽的欣喜与好奇,似乎有着永远也问不完的问题。。“老师,去年来过的那个老师今年来了吗?”“老师,等我长大了可以去郑州找你们吗”“……”他们认真的听着志愿者的回答,眼里满是真挚和清澈。

  淮滨的夏天,接近40摄氏度的气温,中午的太阳异常的毒辣,但孩子们毫无惧怕之意,虽然有着规定的上学时间,但总有一群群孩子提前等在门外。有了他们,志愿者们都感到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是意义非凡的。

  是老师,是哥哥姐姐,也是朋友

  志愿者们的首要任务是给孩子们上课,他们往往一个人身兼多门课的任课老师,但每节课都备的一丝不苟,他们会根据孩子们的情况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兼顾到每一个孩子。也许只是短短的45分钟,但对于志愿者们来说,可能需要半天的备课时间。三寸粉笔三尺讲台,是他们的天地。

  课下,孩子们把志愿者们当成哥哥姐姐,也当成朋友。他们会和志愿者们一起玩闹,拉着志愿者哥哥的衣服要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跑步;他们会拉着志愿者姐姐的手一起拍合照,一起散步;他们会邀请志愿者们到自己家里做客;也会在上完手工课后送给老师自己折的花朵……

  “老师,晚上我们去村委会那边跳广场舞吧?”“老师,这是我家自己种的西瓜……”孩子们的热情邀约,志愿者们的热情回应,不断拉近着彼此的距离。

  走,我们一起回家

  第二周,家访工作陆续展开。“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去我家?”不管多远 ,志愿者们总是坚定地拉着孩子的手陪他们一起回家。他们认真的听家长讲述孩子们的情况,耐心的提出自己建议与想法,跟家长聊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们也总是很热情。对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了解的越多,对于孩子,志愿者们更多的感受是心疼,因为他们的能力有限,带给孩子们的东西也很有限。有的孩子梦想与愿望背后所背负的沉重真的令人难以想象,他们以叛逆和伪装去保护自己,而他们小小年纪却真诚善良而懂事,让志愿者们深感他们是那么的需要关爱。所以他们会尽可能的给孩子们以陪伴。

  不说再见,永远陪伴

  别离来的匆匆,转眼间支教生活接近尾声,文艺汇演上,孩子们为老师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每一个孩子都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表演。“老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希望你们明年再来……”一声声满带不舍的话语瞬间触动了志愿者们内心的柔软,泪水与别离悄然而至。

  “老师,我很喜欢你,希望我们明年还能再见……”“老师,你是我们班最好的老师,你明年还来给我们补课吗?”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写下对老师们的爱,老师们也用笔写下对孩子们的期许和祝福。

  “老师,我们以后有空一起聊天好不好?”“好啊!”“因为以后我们就是朋友,我们不说再见,就算天各一方,但我们会彼此陪伴,彼此温暖。”无声的约定,深深地藏在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心底。

  暑期支教圆满结束了,通过两周的努力与了解,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路收获,一路成长,家长与孩子对暑期支教活动的热情、理解与期望,孩子们的真诚与改变,让志愿者们不虚此行,他们也懂得了“老师”两个字背后巨大的力量。感遇支教,让志愿者们与孩子彼此温暖了一段岁月。相信志愿者们会不忘初心,如鲁迅先生说的那般:“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更好的发扬青春三下乡精神,为祖国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通讯员 席晓蕾)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