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把所有欢乐赠与你

  我见过的最美的夏天,是我穿过人群翻过千山万水遇见他们的那个7月,他们啊是我喜欢的人,是阳光,是一个个小天使。曾经无限向往参加支教活动,而今年的三下乡活动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可以以自身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陪伴山区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去传递爱心,做好支教事业。

  暑假中最大的收获是一步步突破自己,不断尝试新的事情。习总书记说,年轻人就应该要求进步,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艰苦朴素,自讨苦吃。实践过程中,我负责宣传组的工作,从前期的微博打卡,推送制作,外出调研,到后期新闻稿的撰写,调研报告的修改,对于初次下乡的我来说,一切都是一种新的尝试,一种“苦头”,但也是一种成长。通过参加问卷调查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交流,不仅增强了我的协调沟通能力,也为撰写新闻稿和调研报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在“三下乡”活动中展示大学生社会实践形象,我利用自己在新闻部门任职的优势,主动负责撰写新闻稿、活动推送,将实践活动以新闻稿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活动编辑成文字材料,希望可以为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让社会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

  作为一名师范生,在支教与小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开始真正理解“因材施教”的意义,也更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活动中,我主要负责撰写新闻稿和推送,并没有参与授课,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也较少,却也没有想过学生们会那么重感情。

  实践最后一天,小女孩塞给我一个蝴蝶结,没有过多的表达,只是问我,“老师,明年你还回来吗?以后还能见到你吗?”其实我很意外她的出现和她的话语,因为我和她的接触是比较少的。相比与小女孩的情感表达的直接,男生情感的表达便显得较为羞涩。一个小男孩抱着篮球问我“老师,你都要走了还没有给我上过课,我不喜欢你了。”语气里透露着一丝撒娇的意味,语气里的埋怨,我知道更多的是不舍。我说我每天在“写作文”呀!我是你的作文老师呢?“嗯,我知道,老师的“作文”有发在家长群里,里面还有我们的照片呢!”“真的吗?”“老师老师,这算是课后的辅导作业吗?”“老师是“作文老师”,也姓王,和语文老师一个姓,我记住啦!”……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你一言,我一语,短暂地忘记之前的难过。

  但是有个小男孩始终没有露出笑容,我想,我应该做些什么。“黄勇,你会投篮吗?”他只有10岁,以他的身高投不进。他摇了摇头,表示不会。“走,我教你投篮!”他不相信我会,一边说,但是一边和我一起前往篮球场。我耍了小心机,和他想象中一样,我故意没有把球投进,他爆笑,连着几个球,我都故意没有投进去,我们也一直反反复复在尝试,一起大笑。看他情绪慢慢恢复,我将球投进了球框,并教他用最简单的方式把球投进。

  或许多年以后想起,它依旧是会议中是最美好温暖的事物 。我想这十几天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成长。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而每一次的成长,都会如约而至,等得辛苦,却会不辜负。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慵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这次活动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乡村人想要通过教育走出去的强烈愿望。对孩子们来说,是教育使他们有了走出去的勇气,提供了走出去的途径。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我真正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回到农村带给学校些许改变,在淳朴乡下当一个让他们走出去的“引路人。

  三下乡活动带来的收获很多,无论是从支教老师的角度还是从宣传工作的角度看,它都将是我成长路上的一块里程碑,也是一次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机会。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应积极投身于青年志愿者行动,把农村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热心公益,扶贫济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成为强国一代的新青年!(通讯员 王婷)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