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稻米食味,探究最优质稻米品种

  时间如同流水一般,转眼间七月已经接近尾声,稻米食味队在四川农业大学的15天的稻米品尝的志愿活动就已经完结了,剩下的也只有那历历在目的场景,以及耐人寻味的感受。回味每一次尝米,虽然是一样的流程,但是每一种米都有着自己独特味道,不同的香气,不同的软硬程度,不同的色差的稻米,让原本枯燥的稻米食味实验多了一分回味。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却特别喜欢米饭,每次吃饭时我都感觉米饭是一顿饭的灵魂,香甜、粘性、硬度适宜的米给整顿饭加分,而无味偏硬或偏软的米饭会给整顿饭减分。米饭的品质决定了一顿饭的品质,而人以食为天,稻米的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这次的稻米食味品尝实践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本次实验中,作为评审员的我感触颇多。为了让本次实验能够得到更加准确专业的数据,让中国杂交籼稻的食味模型更加完善,帮助种植水稻的农民们选择更加优质的品种,优化水稻种植方法。在还未开始实验时,便要对评审人员进行筛选,留下味觉较为灵敏、评价较为专业的评审员,其中部分评审员还曾参与前期食味的专业培训,参加了食品品评活动并写出专业分析。

  虽然我比不上团队里面部分比较专业的同学,但是我在选拔活动中依然非常认真地进行品鉴,每种米饭都细细品味,心里也十分希望能够参加本次的活动。原以为这些不同品种米饭吃进嘴会很难分辨出它们的不同从而选出相同的品种,但当我认真品味时才发现不同米饭在外观、口感、滋味等感官上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令人高兴的是我有幸通过筛选,称为其中一员。

  我认为本次的活动地点在校内实验室,筛选出来的评审员都来自四川农业大学暑期留校学生,不仅仅具有此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也可以减少团队成员与校外人员接触的时间,在疫情期间大大降低了疾病感染的风险,使得线下实践活动便能够有效实施。我想相比于线上进行实践活动,线下活动更便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更有效地推进活动进行。在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也十分充足,能够使本次实践结果更加准确,具有代表力。我有幸通过了本次的筛选,成为了评审人员中的一员。

  稻米食味团队分装米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明玥 摄

  期初我觉得稻米品评可能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就是尝尝米饭好不好吃而已,其实需要十足的细心。“闻、观、尝”是三个最主要的步骤,“闻”便是闻饭香,是否有香味?香味是否浓郁?是否有异味?这些问题都是作为评审员的我们必须要准确判断的,要是有一次打分出现了失误那么很有可能所有的数据都会作废,这让我意识到我虽为小小的评审员却是这次实验十分重要的一员,不禁让我对这次实验的态度更加认真和端正,原以为只是吃吃饭,没想到竟是如此严肃认真的品评,我的内心升起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此次试验顺利进行下去。

  这次的实验一共持续了16天。在实验前期,我对这次实验是十分期待且充满热情的。可是到了实验后期,玩心较重的我心里便打起了退堂鼓,连续这么多天待在学校做实验哪里也去不了,这让我心里十分纠结,一方面想要出校园和朋友们一起玩,一方面又想踏踏实实将实验做完。最终在这样的思想斗争下,我还是坚持将这次的实验认认真真、毫不马虎地做完了。

  稻米食味团队准备好的米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明玥 摄

  作为评审员不仅可以学习相关实验知识,而且免费获得测评实践的经历培训,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开阔了眼界,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和求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本以为做这次实验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稻米食味的研究方法,可没想到学习到对实验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是我本次实验最大的收获。

  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了科研工作者的不易,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可能是几十上百次的重复操作和精密计算,丰硕的实践结果离不开团队成员的智慧与坚持。虽然吃米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件特别容易的小事,但是对于我们团队而言,却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丝毫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很荣幸我能够加入这个团队,为我国的稻米食味品质标准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通讯员张芷洵)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