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求知传道,青禾同行

  7月7日至7月13日,我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青禾实践队的暑期实践活动,在湖北恩施董家河村、岩门村和燕子镇民族中心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调研和支教活动。此次下乡,我的身份颇有些特殊——我是实践队新媒体组的一员,负责实践活动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以及后期图片、视频素材的采集,并不参与支教和调研活动。队伍中的角色决定了我无法直接与村民和孩子们接触,但这样的“遗憾”却为我提供了别样的观察视角,带给我意料之外的惊喜。

  带着对恩施当地脱贫之路、农村外语及爱国主义教育情况的浓厚兴趣,我随实践队首先走进了董家河村。镜头下,青山连绵、云雾环绕,大片大片青翠的田野连缀成一片片碧波,宛若仙境。而根据村民介绍,这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烟叶种植。多山的地形、湿润的气候,为烟叶生长提供了一片难得的沃土。董家河村村民牢牢把握“因地制宜”这一原则,用小小的烟叶打开了致富的大门,使我深受震撼:“因地制宜”不再是课本上的冰冷的文字,而是眼前生动的事实。随后,我随调研组的成员一起进入村民住处,以便采集素材。坐在一旁,我仔细观察着村民们的神色举止,捕捉着拍摄的时机。镜头里,谈起当下的生活质量,年迈的爷爷笑得眼角荡起了岁月的波澜,满口称赞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回答调研组队员们的问题时,皮肤黝黑的奶奶操着略带方言的口音,连连说到:“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村民与队员们之间的互动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回看相机里的这些图片与视频,我为能有幸记录下这一幕幕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图为队员们正在与村民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博雅 提供

  第二天,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辗转来到下坪乡岩门村考察。在那里,两位村干部和一名年轻的选调生已早早在路口等候。我架起相机,静静聆听属于他们的故事。都说“一村一品”,在队员们与村干部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岩门村的“品”,除了烟叶种植,还有已成为冬奥特供产品的“鹤典山泉”。而除了经济产业,村子里赫然耸立着一座“周家院子”。飞檐翘角的吊脚楼群古朴温厚,临溪而建,还未入内,我的心里已有敬意。选调生告诉我们,周家院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湖北省首批家风家教实践基地。五世同堂的周家儿女,恪守祖训,耕读为本,传承“勤劳、友善、守规、重教”良好家风,周家也因此涵养了数名博士硕士、企业家以及人民教师。我一边按下快门,一边心里已有了自己的思考:岩门村的脱贫致富,不仅有赖于产业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熏陶。所谓“扶贫先扶智”,用良好的家风作为致富路上高擎的引路灯,是这个村子走向美好生活的又一件法宝。

图为周家院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博雅 提供

  谈起“志智双扶”,则与后三天的支教更为贴近。每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随着支教组的“小老师”们一起走进课堂,在教室后方架好三脚架,记录下“传道授业”这一珍贵时刻。支教组的成员针对乡村地区孩子们的英语学习现状,设计了丰富有趣的英文歌曲、英文朗诵、世界文化科普等课程。而孩子们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般羞涩,即使是面对镜头,也是眉眼弯弯地笑着。在课堂上,他们毫不怯场,积极地参与活动;课下,他们生龙活虎地玩乐的同时,也会围住我们的小老师,用不太标准的英文提上些许问题。

图为队员正在教授英文歌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博雅 提供

  看着相机里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张张黝朴实的笑脸、一个个面对国旗标准的敬礼,我才醒悟:这群六年级的孩子,虽然仍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喜欢吃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零食,对党和国家有着崇高的敬意,但他们比童年的我们更加期待外界的关注、更加向往山外的生活,也因而更加求知若渴。但乡村外语教学中硬件、师资等各方面资源的缺乏,却在阻挡着他们羽翼的生长。而我想,这群孩子,在十年之后,是带领这片乡村走向更好生活的生力军;他们的受教育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乡村的未来。因而,“扶贫先扶智”、“教育先行”无疑是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但如何使其落在实处,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每一个暑假,一批批大学生踏上这片土地,用自己的学识帮山里的孩子打开通往外界的窗户,则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有着这样的思考,我的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来到这里的选择。

图为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博雅 提供

  七天的下乡实践转瞬即逝。须臾之间,我已乘上返程的列车。再回首,扛着相机、背着三脚架走在路上,已经成了七天中我生活的一部分;白天长途跋涉,晚上回到驻地整理素材到深夜,这一切,累在身上,却甜在心里。我爱新闻宣传这份工作,爱它给予我“记录”的资格,爱它赋予我“传播”的殊荣,爱它教会我“观察”的本领,爱它让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恩施,我们并肩前行,记录下秀丽的山水、质朴的村民和可爱的孩子;我们一同努力,为一张精美的图片早早抵达现场、反复调整机位,为了一篇优质的新闻稿反复修改、仔细斟酌;我们互相帮衬,共同调试设备、彼此鼓励,辗转于支教与调研活动的第一线......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拍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博雅 提供

  我们虽不是直接的“参与者”,却是这段时光的记录者、观察者和思考者: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是青年深入基层求真知、走上讲桌育新人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些定格的镜头也催人思索: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教育,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何以助之?经过此次恩施之行,我想我已有了自己的答案——勤学敏思、身体力行。先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再走进实践加以运用,甚至于力所能及地加以传授。同时,将思维的风筝永远高悬于天空,为自己更是为了社会,不断对“如何更好”这一问题做出回答。这也正呼应了青禾实践队的精神:“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如此这般,实践的结束,于我而言,并不意味着脚步的停止。走向“更好”,不止于我,每一个青禾人都一直在路上。(通讯员 张博雅)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