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点燃大山里希望的火种

  莽莽大别山,纵横鄂皖豫;三省同睥睨,千里共蜿蜒。我叫李欣儒,是大连民族大学的学生。2019年盛夏,响应学校团委暑期“三下乡”的号召,我怀着憧憬的心情到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大别山地区支教。可是刚到大别山,我就遇到了语言沟通的难题。

  大山深处,很多孩子只会说方言。同样来自大山的我深知,只有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走出大山,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从拼音教起,引导学生从声母韵母学起,一点一滴陪着他们进步。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陈可的羌族学生,已经14岁的他不会说普通话,这个高个子大男孩甚至不敢开口说话,更不敢和我们支教团的小老师交流。

  每到课间,他看着其他同学和我们开心地聊天,眼神中总会流露出羡慕和期待。为了让陈可克服语言障碍,我找到他,开始了一个月的“开小灶”。

  每天放学,我带着他学拼音、读课文,周末走过崎岖的山路去他家里辅导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可的普通话进步飞速,虽然有时仍然会发音不准,但他说话时越来越有自信,也给了我这个小老师不小的成就感。

  我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山里孩子父母的观念。当地部分孩子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会辍学打工,补贴家用。

  我和支教团成员走访了很多学生家庭,同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成长,但有些人的言语中透露出的却是对孩子学习的消极态度,有的家长甚至说:“孩子考不上高中,更不要提大学,即使考上高中又怎样,高中要读3年,隔壁家孩子用这3年打工可以挣出一套房子的首付,打工不比上学有用?”

  我们还遇到过一位特殊的父亲。到一名留守学生的家里走访时,他的父亲得知支教团要来家访,特意从外地赶回来。

  在这位父亲眼里,我们是在大城市读书、见过世面的人,他想在我们这里寻找令他疑惑很久的问题答案:“娃娃到底去读书还是跟他去打工赚钱?”

  这位父亲是一名高楼外墙粉刷工人,他并不想儿子从事他那样的高危职业,但目前仅凭他一人的工资很难负担起大家庭的开销。他既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分担家庭重担,又不希望儿子初中毕业就辍学。

  我们向这位父亲介绍了国家的资助政策,讲述了我们这些大学生的成长故事和对未来的规划,也让这位父亲对孩子的学业重新燃起希望。

  支教的时间虽然只有一个月,能教给孩子们的知识有限,但我更想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给家长和孩子们一种理念,那就是:走出去,走出大山,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所在的支教团中,就有从大别山走出去的学生,他们走出家乡后,又回到这片土地,化身志愿者,助力大别山区少年儿童成长,反哺山乡,播撒梦想。

  一个多月的支教生活过得很快,临行前抚平孩子们起皱的衣角,与前来送行的父老乡亲一一告别,在回程的大巴上读着孩子们的临别赠言,我忽然发觉,这个夏天,自己收获了很多,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有父老乡亲们的认可,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个夏天,值得。

  口述:大连民族大学支教学生 李欣儒

  整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