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福建学子走访古朴大源村 调研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队员们在大源村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玉婷 提供

  中国青年网7月25日电(通讯员 蔡婉华 叶玉婷)7月13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稻草人”筑梦大源支教服务队抵达三明市泰宁县大源村开展“青春筑梦”志愿服务。为了更好地进行支教活动,实践队就大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在当地开展调研活动,村支部书记对实践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队员们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得知,大源村东临邵武,西毗建宁,北倚江西黎川,地处两省四县市交界处,已有千年村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放眼望去,大源村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明清古建筑群,以民居为主,其中保存戴氏宗祠、严氏宗祠等较为完整的建筑有20余处,这也共同印证了游客的一句话:“灵秀之气与野性之美在这里交汇。”

  实践队员与当地的老奶奶交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婉华 提供

  据悉,早在2007年,政府便拨款修缮与外界的交通要道,大力扶持本地的旅游产业,力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大源村环境优美的优势,从而带领整个村庄致富。大源村村支部书记严建华说:“从2007年水泥路修完之后,政府对村庄旅游业的建设与发展更是重视,房屋的统一修整、环境卫生的整治等,大源村的生活水平相较于以前已经改善了许多。” 走访时遇到的一位七十多岁老奶奶表示“家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我们上了年纪,更愿意待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里,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是村里每个月都会补助100块钱,自己种点小菜,生活基本无忧无虑。”

  实践队队员与村民们聊天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玉婷 提供

  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家家户户的门口,看似交通便利,然而村民们表示,平时很少能看见大型的交通工具往来。如果家中没有交通工具,出行其实并不太方便。实践队员们回想起从泰宁火车站开往大源村的路途颠簸且漫长。考虑到这点后,实践队员们就孩子们上学出行的问题询问当地的村民,他们表示因为附近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位于新桥乡,所以大多数孩子在就读一年级时便选择住校,而学校会安排专车在读书期间接送部分走读生。即便如此,教学场所的缺乏对当地的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限制。

  最后,实践队员将走访时所遇到的情况反馈给村支书。在与严建华村书记的交谈中,他表示虽然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修建了水泥路,然而大源村还是缺乏能够吸引游客的闪光点,或许会有游客前来这里游玩,但却极少有回头客。因此,大源村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蓝图始终无法真正实现。村支书希望当地政府能够继续扶持建设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拓展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例如傩舞、赤膊龙灯,吸引更多对历史具有浓厚研究兴趣的学者及游客来这里旅游。经济水平提高了,各方面条件也会逐步提升,当地的教育事业也将欣欣向荣。

  经过调研后,实践队员们表示教育在每个人的人生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将所学的专业技能运用到扶持教育中去,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振兴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圆农村孩子们的学习梦。

责任编辑:李华锡 郭雪飞(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