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广东大学生走入墩梅小学 开展急救科普夏令营

     中国青年网廉江7月25日电(通讯员 谢嘉琪 江廷钰 林美华) 7月13日,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队顶着炎炎酷暑,从学校乘车历经3个多小时到达了广东廉江市石岭镇墩梅小学。

  “虽然我们坐的车很颠簸,路上坑坑洼洼,但想想接下来开展的急救科普夏令营活动,我们就充满活力。”一位刚下车,汗液已浸透后背的志愿者笑了笑说道。

  全体队员在石岭镇墩梅小学教室前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培基 摄

  据悉,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队在省团委《灯塔工程》的指引下,提出“急救人文”扶贫的新理念,来探索当前大学生扶贫模式不够创新、农民获得感不强,以及我国急救普及率低、科普工作起步晚、形式呆板、群众体验感不强这几大问题的解决方法。

  至此,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队启动“急救行,少年兴”急救人文特色扶贫项目,以在农村少年心中点亮“急救人文”灯塔作为主要目的,在墩梅小学开展为期七天的夏令营活动。据了解,志愿者们将开设气管堵塞、异物入耳、烧伤创伤、骨折包扎等实用急救知识课程。

  从懂得生命,到热爱生命

  “我想要帮妈妈做饭、洗碗、洗衣服。” 在问到生命尽头最想做的三件事时,一个寸头小女孩站着笔直,眼睛亮汪汪的虔诚地答道。而墩梅小学的学生家长们平日里忙于务农或务工,十分劳累,回到家后也依然会把家里家外的家务活都给弄得井井有条。孩子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很清楚。而这人类最初的血缘亲情便在这一问一答间显得简单而真挚。

  原来这是志愿者对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命文化的教育,让同学们了解生物不仅仅是会动的而已,而且它们都是有生命的。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并热爱自己的生命。这一切对他们来说虽难以理解,但他们都认真的写了下来,记下笔记,尽量理解着。在此次生命文化教育课上,让他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为接下来的急救科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位小女孩在回答“生命尽头”的问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培基 摄

  从懵懂的井底,通向知识的洋。

  在人体解剖常识小课堂上,一开始,孩子们都面露难色,似乎全然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渐渐地,在志愿者耐心地引导下,孩子们越来越活跃。

  这时,志愿者开始提问:“胃是干什么的呢?”唰的一下,台下举起一只只充满活力的小手。“我知道,我知道,老师说了,胃是存吃的用的,还可以消化。”志愿者点了点头,同时又问了问:“那你们知道食物主要在哪里被吸收吗?”一位“无名英雄”小声地说出了“肠”。紧接着,“肠!”“肠!”“肠!”其他孩子也高举着小手,大喊着。

  特别是班里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小丽,上课十分地积极和兴奋,在课堂上做了很多笔记,课后她开心地向通讯员说:“今天我学会了很多平时课上没有讲过的知识,终于知道心、胃、肝的位置和功能,很开心。”

  志愿者在讲人体解剖常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培基 摄

  志愿者周琼娟看了看下课在操场玩耍的孩子们后,很欣慰地向志愿者说道,“这次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懂得的知识以及概念会很少,但我们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人体解剖学部分简化化成几个重要的知识点,运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给他们上课。”

  “从这群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急救知识十分地好奇和渴望,更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墩梅小学校长苏广善点点头,站在校门口边目送孩子们回家,边眯着眼微笑着说道,“希望他们这几天都能好好地吸取急救的知识,学好急救的本领。”

责任编辑:李华锡 郭雪飞(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