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苏州大学生三下乡:探寻非遗文化,访芦墟山歌传承人张舫澜先生

   中国青年网电苏州7月25日(通讯员 庄丽 许逸欣 沈琮姚 曹俨 钱一鸣)7月15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探寻文化脉络,宣传非遗保护——以十九大报告为指导赴苏州开展非遗调实践小分队”奔赴苏州市吴江区,来到有着“山歌之乡”之称的芦墟镇,在汾湖公园内,探寻芦墟山歌的非遗传承和保护,拜访传承人张舫澜老先生。

  访芦墟山歌艺术馆,初识张舫澜老先生

  芦墟山歌艺术馆依偎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小分队员们步入馆内放眼望去,墙上挂满了琳琳琅琅的有关芦墟山歌的艺术成就,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芦墟山歌艺术馆内,小分队员们见到了张舫澜老先生,张老虽八十岁的高龄,但看起来依旧很有精神,热情地向队员们打着招呼。

  在芦墟山歌艺术馆馆长的介绍下,小分队成员了解到:张舫澜笔名亚人,1939年出生于吴江汾湖。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芦墟山歌社名誉社长、分湖诗社社长等。张老不断挖掘、整理、传承、保护芦墟山歌。张老也可誉为非遗的参与者,保护者。

  探寻文化脉络,传承非遗保护小分队成员与张舫澜先生见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一鸣 摄

  听张老讲述芦墟山歌的发展历程

  张老对队员们娓娓道来他与芦墟山歌其中的缘分,言语中不断透露着对回忆的亲切感和对芦墟山歌的喜爱。在交谈过程中,张老着重讲了芦墟山歌的艺术地位:作为汉族的艺术瑰宝,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张老也表示相比较其他地区山歌,芦墟山歌所存集合最丰富,曲调最丰富,历史悠久,代代有名家,地域特点深厚等特点。通过张老的讲述,队员们进一步了解芦墟山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而在与张老交谈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便是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小分队成员了解到:长歌《五姑娘》出自清道光、咸丰年间号称“歌王”的杨其昌之口,今传本《五姑娘》是据著名女歌手陆阿妹口述记录的。1982年,由张舫澜老先生等人搜集整理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此后《五姑娘》还被改编成多种戏剧。它否定了长期以来“汉族无长篇叙事民歌”、“江南无长篇叙事民歌”的传统说法,填补了汉族无长歌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轰动。

  在交谈的间隙,张老从手提袋拿出一本书——《中国 芦墟山歌续集》,张老将书赠送给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并指着书向小分队员们介绍芦墟山歌经过多年的发展断创立了芦墟山歌社、汾湖诗社、芦墟山歌馆等。通过对芦墟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张舫澜老先生等几位传承人主编并出版了《芦墟山歌集》、《芦墟山歌续集》等书籍。

  在强调传承和保护的同时,张老也强调了芦墟山歌正在创新和发展,如今芦墟山歌根据先进事迹,法治廉洁,历史题材等来进行创作,为其注入新鲜血脉,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空余时间,芦墟镇的老老少少还会在馆内哼唱山歌,口口相传。

  张老向队员们讲述芦墟山歌的发展历程,师生们都沉浸在张老的描述当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一鸣 摄

  山歌传承,初心不改,虽远不怠

  通过对芦墟山歌非遗艺术的探寻和对张舫澜老先生的采访,让小分队员们知道了芦墟山歌正通过“口授心传”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艺术,对其产生情感,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大众心中,这也就是对芦墟山歌最好的传承和保护。更明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结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精华,而人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

  张舫澜老先生,80岁的高龄,65年的专注,凭借着对芦墟山歌的热爱,已然成为芦墟山歌记录第一人,小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人的匠人匠心——文化传承之路有时候是孤独的,枯燥、寂寞和担忧时刻伴随传承人左右。若非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自内心的热爱,很多传统文化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正所谓传承之路贵在坚持,匠人之心贵在坚韧,初心不改,虽远不怠。

  小分队成员们对张老的讲述做认真记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钱一鸣 摄

责任编辑:崔宁宁 郭雪飞(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