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海南大学学子三下乡:习昨日古朴生机 还洱海一片洁净

  中国青年网大理7月25日电(通讯员 郭笑岩)大理素来以苍山洱海闻名天下,苍山是坐落在蝴蝶泉后的点苍山十九峰,洱海则是它前面的这片宽阔的湖水。

  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位于洱海之滨的古生村,探访关于洱海生态环境的治理情况。

  到达古生村门口时,只见门口的牌匾高大挺立,道路两边的农田正在蓬勃生长,看起来一派生机。径直走向村子中,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修得整整齐齐,墙壁上画着反映农村人民幸福生活的画作。进入村子正中,便是比较热闹的区域。村委会这边,许多村民在排队办理土地流转的手续。

  旁边是一座当地的寺庙和水晶宫,供奉着古老的先祖。寺庙内的厢房属于古生村老人协会的管辖范围,体现出古生村爱老敬老的工作也做得比较好,遵从了中华传统美德。另外一处较高的壁上,写的正是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看出,古生村的生活呈现出生机勃勃之象,也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文化氛围。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古生村村委会的负责人,了解了当地政府对于洱海治理的一些情况。村长说,近几年来,政府对洱海的保护花了很大的力气动员村民,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成立保洁队伍,党委政府也下大决心,针对环湖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设三批重点项目的要求。污水管网的配套设施建设现在已经做到了各户污水的全收集,没有一滴污水直排。

  家家户户建有化粪池和污水收集管道,做到废水统一收集。而洱海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水质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老百姓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一直呼吁,但没有很好地落实。洱海的保护治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染物过多的问题单靠节源的方式是很难完全解决的。村长还说,我们要相信政府,相信国家,坚持"态环境保护先行"生的方针不动摇,实现最终的量变到质变。

  辞别村长,沿着古生村新修的石板路走到尽头,便可以看到心心念念的洱海了。此时正下着雨,放眼望去,湖上雾蒙蒙的一片,像一幅着墨不多的简笔水墨画。不过在来之前,我的心底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洱海这样一个淡水湖,却被称之为"洱海"呢?也许是因为它面积广大,南北间隔较长的缘故,一眼望不到头,或许通过我们的调研,会得到更清晰的答案。

  由于天气原因,今天洱海的游人并不是很多。我们向一些旅客发放了调查问卷,征询他们对洱海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看法。沿着洱海岸边的公路走下去,我们看到了几处堆放垃圾的地方,看起来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离岸边较近的水域里有水葫芦在生长,不远处是一个排污口。周围营业的店铺客栈稀少,与我们之前所想大相径庭。

  我们找到了附近一家客栈的老板,对他进行了采访。他说,由于洱海这几年搞环境保护,多数客栈关停,来大理的游客少了,当地民众经济收入也减少了。虽然表面上看,洱海的生态环境好了一些,但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由于洱海周边的客栈停业,建筑拆除,很多人因此失业,现在大理人们的生活已经倒退数年。而对此情况国家也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援助,"一刀切"的政策并不能真正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他们经常跟媒体、政府部门反映,但因为他们的农民身份,政府机构不会听从他们的建议,觉得他们没有什么文化,建议也不具有可行性。但治理洱海还是要依照历史,恢复沙滩,实现洱海的自动净化。光靠陆地上的绿化,减少排污量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洱海的污染问题,用上游湿地来代替沙滩的净化效果远远不如之前。原来洱海之所以被称作海,是因为以前周边有沙滩。

  洱海的沙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于下关、沙溪建设水电站和城市建设,已全部从洱海调走了,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沙子下的泥巴。长此以往,污染将会愈加严重。

  从古生村离开的时候,我们心情沉重,为洱海周边居民的生活感到忧虑。政府部门和当地居民虽然表述各异,针锋相对,但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洱海的未来考虑。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客栈老板说的那样,洱海治理既要遵照历史,又要依照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策。

  无视实际,一味凭理论空谈,看着布满了水葫芦的洱海水面,洱海这几年治理的情况可谓是不言自明。只有贴近实际,才能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不然口若悬河,最终造出的还是空中楼阁。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能"使后人而后哀后人也",才能使洱海重现生机。

责任编辑:崔宁宁 郭雪飞(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