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关注江豚成长,共建和谐生态

   队员们在实践地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波 摄

  中国青年网淮北8月13日电(通讯员 李明智 李城杭 吴益群 杨波)7月29日,淮北师范大学淮海经济导报团队亲赴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淡水豚保护情况进行调研考察。

  考察资料表明,“水中大熊猫-江豚”是世界上罕见的淡水豚类亚种,这种头部钝圆。性情活泼,总是嘴角含笑的生灵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它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中国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是我国特有、独立的物种,作为哺乳动物,江豚用肺呼吸,在大风大雨到来之前,因江面起雾气压变低,它们需要频繁地露出水面“透透气”。以前的渔民们将江豚视为“河神”只要江豚出来朝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俗称“拜风”,就意味着有大风暴要到来,这几天渔民是不宜出水捕鱼的。宋代的孔武仲更是做了一首《江豚诗》来表达对江豚的喜爱和江豚对人类生活生产的价值赞美。

  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为2700多头。2006年,经调查发现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同时江豚数量正以每年5%-10%的速度锐减,正面临着绝种的危险。江豚目前面临着许多危险,主要是因为江豚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因此捕杀江豚的数量与日俱增;其次是长江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水质的逐渐恶化对江豚和鱼类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同时还有繁忙的水上交通航运使江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在洞庭湖和鄱阳湖入长江的区域,高密度的船只中断了江豚种群的基因交换;并且日益严重和无序的沙石采伐对江豚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都使江豚的微笑离我们越来越远。

  此次调研主要以走访和采访的形式为主,目的在于了解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重要性,体会国家重点保护长江江豚的意义,同时深入观察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观察长江江豚生存环境的变化,认识国家及社会为保护长江江豚而做出的贡献。

  队员们参观江豚博物馆,观看江豚化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波 摄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江边近距离观察江豚,了解到现如今江豚已升级为独立物种,这意味着长江江豚已濒临灭绝,如今的江豚数量仅约为1012头,且现如今大部分的长江江豚都依靠饲养来生存。饲养员介绍,“长江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7-8只在一起的记录,它们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右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动,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身体腾空,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全部身体都越出水面。长江江豚的食物包括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宣教馆参观,了解到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自然条件对白鳍豚、江豚等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它的成立既保护了长江中下游现存的国家一、二级水生珍稀动物,同时对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退化滩涂湿地进行植被恢复,以进一步发挥湿地养育物种,控制污染的功能,为长江淡水豚种群恢复提供可能。

  此次调研活动对保护长江江豚具有重要意义。从生物学上来说,长江江豚是目前中国存在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和淡水豚类物种,现在的长江江豚和中华鲟是旗舰物种,对旗舰物种加以调查保护能够很好地起到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作用;从文化上来说,保护长江江豚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长江江豚自身也具有美学价值;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上来说,保护长江江豚就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之源,如果长江生态系统不能维持长江江豚的生存,那么总有一天也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而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此次活动能让大学生形成并加深保护长江江豚的观念,使他们明白保护长江江豚的重要性,关注长江生态系统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