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四川学子三下乡:让热爱与坚持为梦护航

  中国青年网内江8月12日电(通讯员 肖秋爽 何佳玲 张梦蝶)汇聚青年力量,递爱筑梦,情暖乡村。近日,内江师范学院递爱志愿服务队15名志愿者前往市中区贫困村瓦堆湾村、花红村及庙儿山社区开展义务支教活动,为学生们开展兴趣课堂,关爱留守儿童。

  活动围绕“红色筑梦”、“创新筑梦”、“实践筑梦”三个主题开展“2020筑梦课堂”。课程设置融入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生活常识等,在思想、精神上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设置趣味课堂,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拓宽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7月5日,志愿活动的第一天,烈日炎炎,晴空万里。满怀热情与期待的15名志愿者,穿戴整齐,带着教学用的各种物资,在内江师范学院西区图书馆门口举行了“筑梦课堂”暑期志愿活动启动仪式。

志愿者唐阳云主持了庙儿山社区的开班仪式,介绍了主要课程,强调了活动的安全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秋爽 摄

  传承精神,红色筑梦

  为增进学生们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志愿者们通过有趣多样的课堂形式,为小朋友们讲述了红色历史故事以及革命英雄人物。

  在“红色足迹”地理课上,志愿者着重讲述了四川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以及革命故事,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懂得珍惜我们现在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他们对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理解,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红色之声”音乐课上,志愿者讲述了《保卫黄河》、《长城谣》两首红色歌曲的背景,接着给孩子们教唱了这两首歌,孩子们捏紧了拳头,激情四射、器宇轩昂地为祖国歌唱了这首赞歌。传承时代精神,同样离不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图为瓦堆湾村的小朋友在练习唱红色歌曲《长城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梦蝶 摄

  逐梦青春,激扬力量

  “我想成为军人,因为军人可以保家为国”,这是一名五年级小学生的梦想。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写作课上,他握紧拳头站直了身体回答道。关于梦想是什么,什么是“中国梦”,志愿者与学生们一起畅谈了这个话题。志愿者通过讲述周恩来和马云的故事,让他们明白了中国梦的含义,并告诉他们“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的联系以及完成梦想需要具备的能力。志愿者告诉孩子们,“梦想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心中有梦想,并为此努力奋斗,那就能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也能改变自己的现状。”

  孩子们稚嫩的梦想正在萌芽,让他们有了探寻美好明天的想法和意志,青年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靠近梦想,引导他们实现梦想,为农村的文化产业、特色产业贡献力量。愿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绽放耀眼光芒。

 

志愿者在积极地引导孩子们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秋爽 摄

  为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此次筑梦课堂也开设了礼仪课、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防震知识演练等课程。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 对于缺乏素质教育的乡村来说至关重要。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了社交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等常用的礼仪规范,学生们也在生活中实践起来。为响应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志愿者将垃圾分类知识带进课堂,让乡村学生参与进来,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志愿者鼓励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焚烧秸秆,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此外,志愿者根据四川地区地震频发的特点,为学生们普及了地震常识、防震避震技巧、科学减灾方法。最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们有序地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

  彼此温暖,相伴前行

  “你们把名字写下来,我每天看一遍,这样我就能记住你们的名字了”,小朋友们用心地想要记住志愿者的名字,带着稚嫩的童声和热情洋溢的笑容对志愿者们说道。在下乡支教的过程中,志愿者和孩子们一同成长,彼此温暖。“和孩子们相伴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们教给他们知识,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带给他们温暖,他们也带给了我们感动。希望下次还能和他们一起,陪伴他们成长”,一位志愿者说道。志愿者带着对支教事业的热爱与坚持,走进乡村,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孩子们拓展知识,实现梦想;孩子们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带着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积极向上地努力着。

  在脱贫攻坚,关爱留守的路上从不缺青年力量。支教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青年志愿者的热情奉献也少不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花红村热心的村书记,一位很年轻的书记,生、长在花红村,他说:“趁年轻想为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做出贡献,就留在花红村致力于脱贫工作,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责任编辑:崔宁宁 骈雅玮(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