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厦门大学实践队直击生产第一线:深入解析南北疆农业生产差异

  中国青年网阿勒泰10月12日电(通讯员 蒋燎)为了提高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重大意义的认识,为南疆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探索新路径,8月28日,厦门大学“富农于阗·一鹭向新”实践队一行抵达北疆阿勒泰北屯市,联系到了北屯农资公司的代表宋小江老师,经过同意,对宋小江老师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北屯农资公司负责对口技术援助昆玉市西葫芦套种项目,当地种植“挑战五号”西葫芦已有一段时间,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比较成熟,此次采访实践队对和田地区昆玉市的西葫芦项目种植情况及未来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过采访时间队员们了解到,北屯农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和田地区昆玉市实施林下经济的套种项目,主要来源于南疆的农业种植结构单一问题。故公司考虑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西葫芦,通过其与蛋白桑的套种模式,来补充当地农户的收入。

  实践队在农田考察时,发现地面上有一根根输水管,询问宋老师后得知,该地区主要运用的是节水灌溉系统,也就是节约用水、有效水肥一体化的农业技术。这种灌溉方式的节水程度能达到30%,肥料的利用率也能提高10%以上,同时也能通过滴灌技术对植物根部精准施肥而减少肥料的用量。

  对于实践队提出的西葫芦深加工问题,宋小江老师也介绍了相关情况。对于籽用西葫芦,在北疆有许多一定规模的炒货企业与农业项目进行合作,例如傻老大、顶山、塞外阿公等企业。但在南疆西葫芦项目处于初步引进的阶段,还未形成规模。预期随着西葫芦种植规模扩大,形成效益之后,大型深加工企业也会进入南疆。同时,初次来到北屯的实践队发现,不同于南疆的套种形式,北疆的西葫芦种植规模更大,且并未采用套种形式,宋小江老师对南北疆的西葫芦种植差异进行了简要说明。

  据了解,西葫芦被引进到北疆已有八年时间,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很成熟的栽培模式,且已具有规模效应。北疆和南疆的气候差异很大,虽然北疆的有效气温比南疆的差,但水土资源比南疆更优越,而且在北疆农户的种植技术比南疆更好,农户素质也比南疆的农户素质高,所以相对来说北疆的农户们对该品种的栽培技术模式更加得心应手,当地的西葫芦种植管理也更优于南疆。再加上北疆已达到较高的机械化水平,故北疆农业种植的收益比较稳定,不用套种西葫芦就能达到较可观的收益。对于这种套种模式的推广,宋老师提出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以林业为主的地方都可以推广这种林下经济,但并非一定种植西葫芦,只要是适合该地区的非高杆作物都可以选用。

  对于西葫芦的市场前景,宋老师介绍道,西葫芦在国内是小面积种植的产品,其能够种植的区域是有局限性的,而在全球范围内的西葫芦市场非常广阔,例如穆斯林国家的人大都喜欢嗑食西葫芦籽,而且许多国家的气候也不适应种植西葫芦,所以总的来说西葫芦是供小于求的。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广,南疆的优质农产品得以面向世界市场,其销售平台亦愈加宽广,再辅以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宋小江老师相信,只需加强引导与管理,南疆的西葫芦种植会成为一个优质惠民的项目,同时对于南疆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少不了北屯农资公司与南疆当地合作社的密切沟通与扎根基层人们的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