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华中农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收获成长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李彦龙 通讯员 王石径)今年暑期,华中农业大学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主题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全校共有4602名同学参与了376项“云组队”团队项目,以及2307项个人项目的社会实践活动。华农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助力“乡村振兴荆楚行”

  近日,华中农大启动2020年“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活动主题是“疫后”重振,主要聚焦“疫后”重振和灾(洪涝)后重建两大任务,重点实施“楚才”服务农业产业行动、科技成果在鄂转化行动、“疫后”重振调研宣讲湖北行动、荆楚“三农”人才培训行动、留鄂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五大行动”。华中农大98项团队项目、518项个人项目积极响应号召,深入服务湖北农业农村基层一线,围绕“乡村振兴荆楚行”相关内容开展社会实践。

  水产1801班陈丹在水产学院顾泽茂教授、曹玉琼老师和校团委刘立军副教授指导下,带领水产学院赴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一线服务农村产业,开展疫后重振、灾后重建社会实践活动。在调研期间,他们先后走访了武汉市蔡甸区、黄陂区的贫困村,深入塘口了解虾稻养殖户的受灾情况,针对养殖户所面临的养殖技术问题,联合多方力量进行物资扶持,并邀请专家教授开展技术服务和专题讲座,切实解决养殖难题。陈丹说:“在本次社会实践当中,我们深入基层,重温专业知识,不仅锻炼了专业技能,还提升了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养殖信心,提升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效益。”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道裕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希望表示:“华中农大师生送来的产品和技术很及时,专家的指导也准确解决了现阶段的难题,这让我更有信心带领乡亲们加快复工复产,争取把前期的损失补回来。”

  华中农大顾泽茂教授、刘立军副教授带领水产学院社会实践队员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裕伟生态养殖合作社塘口走访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团委 供图

  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由资源与环境学院汪明霞副教授指导的实践团以“秭归县柑橘集约化种植情况及其环境影响”为主题,深入乡村一线,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形式,详细调研当地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农药污染、绿色防控等环境问题,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复工复产和乡村振兴提供可行建议。华中农大校友、秭归县委副书记徐本禹看望实践团,并勉励同学们:“社会实践作为自我提高的重要一环,关键在于沉下心去、避免走马观花,希望你们走进基层、深入乡村,实践求真知、力行获感动。”

  动科动医学院黄飞若教授指导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进行中草药饲用添加剂产品研发的技术服务。通过调研,疫情带来的农业发展停滞让团队成员陷入思考。黄飞若教授鼓励同学们,利用地方城市的植物资源带动动物发展,将养殖业的产业利润最大化,从而推动农业进步。他指导同学们通过对中草药中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复配,进行饲料添加剂研发。实践团队成员王同心表示:“动植物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三农政策的推行,都能够调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并带动经济,达到助力乡村振兴的结果。”

  为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华中农大社会实践团队及青年学子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开展社会实践。

  园艺林学学院园艺1803班臧若愚与分布于全国七省八市的八名同学开展了农作物病害发生及防治的社会实践。同学们对各自家乡夏播农作物病害发生与防治的情况进行调查,采访各地农业农村局、植保站、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了解家乡植保工作的推行现状。八名同学用“活”学业知识,步入田园开展农作物病害调查工作,在汗水中收获一份份实地调研数据,就病害防治情况有关问题采访各地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民。面向当地农民宣传常见病害的防治知识,纠正村民现行病害防治措施中的误区,助力农作物病害科学防治。臧若愚表示:“作为华农青年学子,理应把自己的专业所学回报给社会。”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实践团志愿者们和华中农大驻油铺街村脱贫攻坚工作队共同组织以“倡导健康饮食,聚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湖北站)”科普宣讲,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全程视频连线直播方式进行,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宣讲团成员王梦娜以“疫情下的汉堡奶茶DIY”“雨季下的食物霉变”等有趣的生活现象与小朋友和家长开展互动。“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小餐桌上有着大学问,不健康的饮食所导致的疾病可能直接影响着他们脱贫的步伐”,油铺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柳东风说到,“讲座别出心裁、耳目一新,让大家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体现了华农师生用心、用情、用功的认真态度,也体现了华农强烈的爱农兴农情怀。”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靳子娟、顾嘉宾、李羽项、陈星甫等同学通过“云组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在河南汝州、浙江绍兴、湖北荆州、安徽天长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各地扶贫办、村委会并与贫困户进行访谈,了解扶贫工作进展、总结脱贫经验并对各地情况进行对比学习。“此次实践活动使我感受到国家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更意识到,作为一名农科学子,要为帮助农村脱贫贡献出自己的专业力量。”在家乡进行有关脱贫攻坚工作调查的植保1803班孙晓语同学分享了她在社会实践中的体会。

  大学生艺术团赴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实践团联合“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当地开展艺术扶贫支教,采取线上授课的形式,向武陵山区的孩子们介绍交响乐、话剧、舞蹈、声乐等多种类型的艺术主题,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认知力。

  华中农大大学生艺术团联合“本禹志愿服务队”研支团志愿者通过“在线云课”向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山区小学生示范水粉绘制过程。华中农业大学团委 供图

  服务家乡基层社会治理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华中农大返乡同学们积极申报团中央、团省委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就近就便参与实践,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深入了解家乡发展变化,为城乡基层治理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绿色协会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知识,围绕绿色长征、垃圾分类等主题,就近就便深入家乡所在地开展实践,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倡导生态文明。以“绿色长征,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绿色协会牵头组织18支社会实践团成员围绕家乡所在地,分别前往抚仙湖、滇池、黑龙江、松花江、汾河等30余个水体流域,采用实地寻访、问卷调查、绿色宣传等方式对相关水域水质情况及生态治理成效进行探访。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组织10支社会实践团采用收集问卷、海报宣传、视频投放、走访居民、课堂宣讲、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展开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虽然各地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逐渐开始推行,但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各项政策与监督措施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美好的生态环境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资环专业的学生,更是感觉到重任在肩。”赴青岛市实践团队长焦元堃谈到。

  华中农大绿色协会“绿色长征,保护母亲河”实践团志愿者在甘肃省兰州市进行水质检测并向小朋友科普宣传。华中农业大学团委 供图

  在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1803班李艺鑫参与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的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制作宣传视频、组织社区红色文化活动、宣传防鼠疫的健康文明知识,李艺鑫向多个小区的居民宣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倡导文明生活风尚。包头是鼠疫的历史疫区,李艺鑫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来到九原区巨力小区,针对鼠疫防治开展健康文明宣传,向居民分发健康包、鼠疫防护宣传手册等,并向居民们介绍鼠疫的相关知识以及防护措施。在探访宣传的过程中,李艺鑫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健康文明宣传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重要性,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状况下,健康文明宣传的作用不可小觑。她感慨道:“此次实践活动使我感受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更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贡献出应有力量。”

  文法学院社会学1803班王龙天积极报名家乡襄阳市“大学生实习实训计划”。在当地人社部门,王龙天协助服务大厅为来访单位提供各项办事服务,协助相关企事业单位恢复正常运行。在实践期间,王龙天充分运用所学习的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知识参与其中,化理论为实践,耐心高效地为前来寻求服务的人员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服务。服务大厅负责人胡飞评价到:“疫情之后,我们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的加入为我们地方人社部门提供了新鲜血液,也带来新的气象。既有利于减轻部门的人事压力,也利于提高为群众和来访单位办事的效率。”

  理学院李博雅等八名同学在家乡河南省各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家乡水,豫见你”调研活动。实践团队成员分别前往各自家乡附近的河流,寻找污水的来源并向群众普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他们向相关部门积极反馈存在的问题,建议当地政府加强管网的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能力。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华中农大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誓言,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实践。他们结合专业特色与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基层人民,展现华农青年风采,为祖国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