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黄杨木里十年匠心,煤油灯下坚守精神

  中国青年网武汉9月28日电(通讯员 蔡润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深入发掘中华四大雕刻技艺之一的木雕,7月2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寻粹”启为创新团队抵达武汉高龙非遗传承园汉派木雕工作室,拜访汉派木雕传承人朱明,展开调研活动,走进传承人一笔一刀刻出的精彩世界,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图为启为创新队员正在采访汉派木雕传承人朱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润良 摄

  走进古香古色的木雕工作室,一股木屑的香味扑面而来。这个闭塞狭小的工作室便是朱明日常进行创作的场所。满墙精美的木雕作品,煤油灯下摆放的陈旧的雕刻工具,从未见过的古老的木柱切割机,满地的木屑。传承人朱明热情的接待了启为创新队员们,并且讲述起了木雕的悠久历史:“汉派木雕是整个湖北省所有木雕的总称,遍布全省城乡各地,最早起源于东周及楚汉。”

  队员们抬起头,凝望着做工精细的汉派木雕工艺品,其线条走向婉转、流畅,形状造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雕刻出的木制品更是精彩缤纷。

图为传承人朱明的木雕作品《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蔡润良 摄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茎上生叶,叶上生花。贪吃松果的松鼠,连毛发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如此般逼真,可见雕刻者十足的功力。“木雕和其他雕刻技艺一样,只能做减法,所以每一笔每一刀我们都要格外的小心。”朱明告诉启为队员们。由于木雕制作具有一定困难性,在这个行业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就需要花费数年的沉淀,能够拿起刻刀已是不易,而正式的雕刻则更加耗时耗力,在经过选材、粗雕、细雕、精抛光、上油等多道工序之后,往往数月才能够完成一个普通的作品。

  “我跟木雕结缘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朱明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木匠,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从小我便是拿着刻刀对着木头自己钻研。”启为创新队员也对这种古老的雕刻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奈何没有雕刻基础,只能切切木头,看着朱明老师雕刻。

图为启为创新队员体验切割木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鲍可凡 摄

  一木一浮生,一雕一乾坤。朱明从事木雕事业已经三十余年,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工匠大师。数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使得他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那么,下一代木雕传承人也有着这样的功力吗?

  据了解,汉派木雕同现在大多数非遗都一样,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局面。当说起文化的传承问题时,朱明老师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以前有不少的年轻人来学的,但是很多就中途而废,有的学成以后,又觉得工作艰辛赚不到钱而转行,目前我只有两个传承人,有人来接班才是现在最迫切的工作。”

  2015年,在朱明等木雕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汉派木雕被评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很担心,它会永远的成为了挂在墙上、展出在博物馆里的文化遗产,没有人来传承它,才是最大的悲伤。”

  启为创新队员们在了解朱明老师所面对的木雕文化推广困难这一问题后,召开了会议进行讨论,认为若想要增加非遗文化的宣传力与影响力,应创立一个平台能够提供带动就业,增加“手艺人”收入,带动文化遗产传播,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希望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手段,通过微信小程序、手机应用软件,应用于非物文化遗产的传播,加强宣传、学习和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发性地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木雕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传承就是指这两种财富在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如今老一辈传承人逐渐去世,许多文化都面临着“无人可传,无人愿意去接替它”的困境。木雕也是如此,在启为创新团队到来的一上午,整个木雕馆就只来了一对小情侣来参观。“年轻人现在对这些非遗没有多大兴趣,并且像木雕这些技巧性较高的非遗,需要非遗传承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