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党史宣讲赓续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西昌10月27日电(通讯员 赖文睿)以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与工具为契机,7月12日,西南民族大学石榴籽暑期社会实践团30名师生整装待发,跋涉340公里远赴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员们在凉山州当地人的带领下,深入当地居民和民族小学,以街道宣传摆点为中心,以党史宣讲下基层、进课堂为重点,以口述史和生态旅游开发调查为辐射点,用充满趣味性、饱含红色基因的活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普及,塑造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将志愿服务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也让各民族青年的人生书写出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 

  推普下基层,书写志愿青春路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实践团志愿者们在街道摆点宣传时,鼓励并带领当地居民面对镜头一同说出的口号。镜头前的人们虽然民族和年龄都各不相同,来自于不同的故乡,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可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不论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不论是否说过普通话、写过规范汉字,所有参加活动的当地居民都洋溢着笑容,面对镜头说出了统一标准的普通话。13日下午、16日上午,西南民族大学石榴籽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一行分别在凉山州盐源县、普格县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街道摆点宣传。 

  实践团师生一行在凉山州秀丽的风景下,搭起了推普大本营,实践团师生兵分两队,一队驻守推普大本营,一队穿上了青年志愿者马甲,走出推普大本营、走上人声鼎沸的街道、走进当地淳朴的居民。 

  “婆婆,您会唱哪首歌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会不会唱呀?会唱呀!那我和您一起唱好不好?”灵动的歌声与年迈的声线在人群中交织,在“推广普通话,一起唱红歌”的活动中,实践团的志愿者握着婆婆的手,在一旁群众们的注视下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随着婆婆害羞的笑而慢慢消逝,但这类别样的经历却让实践团的志愿者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除此之外,实践团的几位彝族志愿者们帮助实践团实时翻译,解决了在当地因语言不通而导致的沟通不畅问题,并帮助实践团师生们同前来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一起,以最纯真的歌声、最纯粹的笑脸,一同歌唱起《我和我的祖国》。 

  “这样的街道宣传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一名在普格县参加党史知识问答的党员说道:“像街道宣传摆点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够真正让政策走进群众中间、走进人民心里。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实践团的师生一行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弘扬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精神,以吃苦耐劳、一心一意为推普的奉献精神,将青春之花绽放于凉山州4000多米高的海拔上。 

图为实践团在凉山州普格县进行街道摆点宣传时与当地居民进行有关“党史知识问答”的互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赖文睿 提供 

  宣讲进课堂,再忆百年奋斗路 

  此次西南民族大学石榴籽暑期社会实践团将对凉山民族小学的线上支教活动搬到线下,借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契机,使实践团志愿者们与民族小学二至三年级的同学们展开了一次独特的面对面宣讲课堂。 

  实践团志愿者们通过使用各种促进课堂活跃度的教学用具,如KT板、字卡、小海报等,同时利用当地民族小学的多媒体设备播放吸引同学们的视频文件,争取以最生动的课堂互动调动起每一位小同学的课堂积极性。小同学们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从起初的害羞腼腆逐渐变得大胆自信,他们踊跃举手,在课堂上不断表述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通过在盐源县民族小学的初次社会实践授课,实践团志愿者们抓紧总结经验、找出现场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授课宣讲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以保证宣讲授课活动能够在普格县以更加良好的形式展开。 

  “想像杨利伟叔叔一样成为宇航员,在航天飞船上看看地球”、“要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之后报效祖国!”、“要学习和传承红船精神,将红船精神作为思想武器”。实践团志愿者们将航天航空科普、维舟精神和红船精神宣讲带进课堂,各民族的小同学们也在认真听讲、造词造句游戏互动、朗读以“推广普通话,说好规范字”和“红船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等活动。 

  实践团一行正是用这样充满趣味性和饱含红色基因的活动,同凉山州民族小学的小同学们一齐追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岁月,追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图为实践团在凉山州普格县走进民族小学时与当地小学生进行“红船精神”宣讲的互动活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赖文睿 提供 

  理论促实践,助力乡村振兴路 

  7月16日,实践团一行于普格县开展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路径”为题的专题讲座,会议以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旅游,以及普格县旅游产业现状为三方切入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阐述新时代的乡村要有高度、深度、广度、厚度、温度和亮度六个使命与价值,并通过分门别类清晰普格县作为乡村生态度假旅游胜地有温泉度假、文化休闲、田园牧歌、立体康养、科考研学五大支撑产业,为普格县的乡村振兴提出切实可行、有效的四大途径。 

  同样在16日,实践团师生还在普格县开展“口述史——凉山州先进基层党员故事”活动,实践团一行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特长,深入普格县基层,寻找为凉山彝族自治州胜利脱贫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基层先进党员,以及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推广普及起到显著作用的各界人士进行面对面访谈,用笔墨记录基层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用文字挖掘基层党员的奋斗精神,由此形成口述史,更加系统、更加广泛地弘扬爱国精神、鼓舞青年力量。 

  无论是有关乡村振兴的理论讲座,还是有关脱贫攻坚的基层故事,这些都是实践团师生为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群众所花费的精力和努力。一条条富有针对性的理论,一句句饱含对凉山这片土地的深情话语,这便是实践团全力以赴为彝乡发展而扎根的热爱之情。 

  虽然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在短短的5天内结束了,但该实践团对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振兴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关心热情却不会轻易消散。实践团的同学们纷纷在短暂的实践后表示,在社会实践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而是学会将志愿服务精神用至实处,学会从第一课堂走进第二课堂,真正在向民族地区进行党史宣讲的同时,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用昂扬姿态武装青年之心,用优异成绩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