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感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人有无知的时候,知道自己无知也是一种进步;但人也有有知的时候,人有时候在知道自己做什么,做对了一点什么的时候,更是一种美妙的感受。在今年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这样的感受。

  我记起初入大学时提着行李箱站在校园公式栏前驻足痴望的时刻,展板上是学院那年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种种事迹,那时我被触动了,我想象过大学生活的许多样子,但我从未想过它会有这样的别开生面。此后每每看到学院在“三下乡”中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院的一份子,我都深感与有荣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我十分荣幸地参与了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资溪县乌石镇——一个地处山区的农业小镇,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从此次实践活动开始准备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想:自己能为当地的人们做些什么。我构想了很多,直至真正开展活动,我才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我知道的还太少,我能做的还太少,但我的热情有增无减。因为我一直在想着:能做一些,就多做一些。在实践过程中,我几乎参与到团队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普法宣传的问卷调查、支教课件的准备、推普手绘视频的制作和新闻稿的撰写等等,充分感受到学院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用心和负责,是实实在在为当地的群众服务,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记得临走前一天,在支教结束后,有位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了几句话。一开始我并没有听明白,因为他的咬字和发音都不标准,那是当地方言杂糅普通话的交流习惯导致的。我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意思,但他先看懂了我的表情,于是再次重复了一遍。这一遍,他说的很清楚,一字一句:哥哥姐姐谢谢你们,有空来看我们。

  “哥哥姐姐一定会回来看你们,”我蹲下牵起他的小手,“拉钩。”

  也许去年来到这里的学长学姐们也这样向他们承诺,明年又可能是新的学弟学妹教他们普通话和书法,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永远都是“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每年在这个时间左右,去到他们的身边,教他们写字、说普通话、带着他们打球、做游戏… …在那段时间里,我们不是谁谁谁,我们只是他们“哥哥姐姐”。

  写下这篇感悟时,耳边仿佛又想起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哥哥姐姐,欢迎再来。(通讯员 李博聪)

  三下乡支教活动地点 乌石镇中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博聪 摄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