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行多彩灌阳,承红色精神

  7月15日,桂林理工大学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美丽广西”社会实践团前往桂林市商家村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我有幸成为实践团其中一员。作为一名在读本科大学生,我认为更应该主动离开象牙塔,前往基层去,了解我国基层建设的真实面貌,体会基层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塑造自己完整的人生观,为基层建设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

  当日上午的日程是拜访商家村的老党员们,我作为一名随行新闻摄影人一同参与到了慰问行动中。在当地热心人的带领下,慰问团队穿过悠长的石板小径,周围的建筑大多为木质瓦房或砖房。墙上,路边的石板下已经长了青苔,当地的导游说这片是老房区,大多数村民都已经搬到不远处的新房区住了。

  在我们拜访的五位老党员中,只有一位老党员住在新房区中,四位老党员仍然住在老房子里,五位老党员都是留守老人。在拜访途中,我们刚好遇到一位刚砍完柴回家的老党员,岁月在老人脸上刻下一道又一道痕迹,木质的老房外墙上挂着两个衣架,分别挂着一条长裤和一件灰白色的似乎有些风化的短袖,短袖在夏风中缓缓飘动。老人见到慰问团,佝偻着腰进屋给慰问团成员们搬凳子坐。

  老党员正在和慰问队员谈及自己和党的往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施钊平 摄

  据了解,老人已经88岁了,是留守老人,和老伴一起在老房子生活,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我入党已经五十多年了,现在八十八岁了,一直靠党的补贴生活,平时自己种些菜,毛主席跟我们说啊,劳动最光荣,劳动才有饭吃。”老人对慰问队员们说道。在老党员身上,我深深的体会到,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是那个时代的老党员们身上最鲜明的色彩,这正是我们新一代必须领悟与传承的红色精神。

  作为一名八十多岁的老党员,经历了改革开放、港澳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市场经济和移动支付手段都产生巨大变化的今天,这些巨变想必对老人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老人没有对生活感到沮丧,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乐观面对人生,笑谈过去。在老人眼中新一代的年轻人生活已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而不变的是老人对党和国家不变的信念。

  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的精神以及对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深触动了我。我不禁思考:在生活变化万千、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明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义,即新一代青年人应坚定信仰,追逐梦想,坚定不移,艰苦奋斗,勇敢追逐自己梦想中的未来,不畏艰辛,不惧困难。将手中的慰问品递到老人手中时,老人手上的老茧已清晰可见。意气风发,老人用青春奉献党和国家;岁月蹉跎,饱经磨砺后仍要与孤独作斗争。希望我们短暂的慰问能给老人心里带来一丝温暖。

  曾担任妇女工作站主任的老党员正在谈论自己的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施钊平 摄

  慰问之行仍在继续,慰问团队一行人来到了商家村妇联主任的家中。“我入党好多年了,一直在村里的妇女工作站工作,已经做了27年了,村里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夫妻吵架,邻里关系不和,婆媳矛盾不和等等,都需要我去调解。现在老了退休了,就在感慨啊,年轻时为百姓做的事情很值得啊!”老奶奶说道。老奶奶家中还有一个孙子,老人的儿女在外打工,留下孙子给老人带。老奶奶还跟成员们聊起了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感慨中国最近十年变化非常大,老奶奶仍然在关心国家大事,老人对近十年国家发展的大事件的关切程度超出我们的预期。

  不惑之年,老人仍然心系国家大事,让我非常感动,那一代老党员奉献青春,让中国站起来。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更应该心系国家大事,坚定自身信念,强化自身意识形态,有正确的是非观,大局观以抵御外来的意识形态的攻击。国是大家,老党员则是家中一份子,在他们暮年之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该以身作则,关心曾为国家崛起而献身奋斗老党员,让他们对党有归属感,对国家有自豪感。

  慰问行程结束后队员们在老房区内拍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施钊平 摄

  我觉得自己生在了一个让中国强起来的好时代,我希望也能跟老党员一样,用热血和汗水投入到祖国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去。我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活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21世纪的新生代青年都应该主动扛起历史的责任,拥有的新时代年轻人的担当,发展成中华民族前进浪潮的中流砥柱,学习老党员们不怕吃苦,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精神,在思考中成熟,在行动中成长。

  商家村之行远远没有结束,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会主动投身到基层的建设中,在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段留下一抹耀眼的红!(通讯员 施钊平)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