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福建高校学子用艺术和知识为乡村添彩

发稿时间:2024-07-11 10:17:00 来源: 东南网

  连日来,福建省各大高校陆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学子运用艺术素养和专业知识为乡村一线添彩。

  茶田里别开生面的艺术展

  日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师生深入南平市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开展了一场以“茶田里绽放艺术之花”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进乡村活动,以艺术创作助力乡村发展,为这座传统古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文化产业系“筑梦乡旅 青韵锦屏”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村民围观“振鹭于飞”乡村振兴系列作品展林青萍摄 (2).jpg

村民围观“振鹭于飞”乡村振兴系列作品展。林青萍 摄

  实践队一行走进了“高山野白第一村”锦屏村,切身感受乡村振兴为企业发展提供的机遇,促进白茶产业升级,推动锦屏村的华丽转身。研学现场,师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以锦屏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为灵感,即兴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绘画作品,在茶田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锦屏村高山野白之茶韵,更增强了当地村民对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不愧是‘小九寨沟’,只要拿起画笔,我的灵感就停不下来了。”文化产业系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的黄灿鑫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和技能,以锦屏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村民风和独特的民俗建筑为题材进行现场创作。实践队还为锦屏村带来“振鹭于飞”乡村振兴系列作品展。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院长黄滨表示,活动聚焦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青年学子通过社会大课堂,感受乡村独特的文化底蕴,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发挥所学所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过程中,文化产业系党总支书记许琛将思政课堂生动地融入到绿意盎然的茶田间,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打开方式,让思政课更有温度,也使得同学们在实践中更加坚定了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信念。

  福建师范大学精准帮扶老区美育教育

  日前,福建师范大学组织策划的“美育浸润行动”走进长汀。充分发挥该校美育人才资源和专业优势,着力提升帮扶校的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为帮扶校提供持续、稳定、有效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

传播学院推广普通话课3.jpg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开展的推广普通话课。(学校供图) 

  福建师大“美育浸润”团队深入濯田、三洲、河田等乡镇中心校,为当地学生开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福建师范大学学生们与帮扶校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通过与他们的互动交流,感受到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下的自信和活力。在活动期间,福建师大专门为当地群众举办了一场以“美育青春·唱响汀江”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大餐。

  据悉,此次“美育浸润汀州行”活动是将美育浸润行动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融合的一次实践创新,既依托福建师范大学高水平艺术学科的教学资源,高质量完成了既定的美育帮扶任务,充分展示学校在美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成效。同时又引导艺术师生深入老区和基础教育一线,了解民情社情国情,开展艺术教学与实践,深化了他们对美育在实践中的理解和感悟,强化了他们将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根植祖国大地的理想信念和弘道追求。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长期帮扶长汀县基础教育发展,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并提供了大力支持。

  福建首个“高校+乡村”合作昆虫标本馆建立

  日前福建农林大学赴福州市闽清县桔林乡社会实践队建设的昆虫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精致的昆虫标本吸引当地少年儿童争相观瞻,带领他们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

图片1.png

昆虫标本吸引当地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实践队供图) 

  昆虫展览馆中,小朋友们对昆虫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实践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进行昆虫知识讲解,学习辨认各类昆虫,普及害虫对植物的危害,讲述蜻蜓在飞机上的仿生运用等。

  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员深入了解绿色发展理念,同时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和文旅赋能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决心,以及实现绿色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动力。

  在下一阶段,实践队员将林间地头作为“教室”,草木鱼虫成为“课本”,小朋友们在学习昆虫知识,制作标本中探索自然,感受绿色乡村魅力,继续发扬植保人爱农精神。

  感受非遗之美 助力文化宣传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深入宁德市霞浦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宣传和推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图片22.png

实践队员感受非遗之美传播非遗文化。(实践队供图)

  实践队来到霞浦县第一中学初中部,与剪纸非遗传承者苏敏进行了深入交流。实践队来到宁德市霞浦县水门畲族乡,与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开云先生共同探讨“霞浦白茶”的发展之路。实践队前往茶园进行实地调研,亲眼见证了野生老树茶园的广阔规模与蓬勃生机。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营销平台,打造智慧茶园与追溯体系提升霞浦白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白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在霞浦县松山街道长沙村,实践队与当地村民及霞浦陶瓷非遗传承人王胤翔共同开展了一场以“同心共筑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非遗陶瓷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同时池璇老师开展了关于霞浦陶瓷的宣传讲座,号召更多市民关注并参与到霞浦陶瓷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专业知识科普助力古建筑与海洋保护

  在平潭金井片区青观顶村,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工青志规划”社会实践队、2023级研究生党支部、智慧海洋科学技术学院“以工兴海”社会实践队在这里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开展了建筑相关科普和海洋生态保护等知识宣讲。

  实践队成员以“斗拱”“鲁班桥”“竹编”“砖砌”为主题,通过模型展示和互动讲解,向村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魅力,同时结合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让村民们对建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激发了对建筑艺术的浓厚兴趣。

实践队员为村子开展墙绘活动。(实践队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队成员们向当地村民和游客普及了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可持续渔业等知识。此外,团队还根据青观顶形象及专业特色设计了相关文创产品。通过此次活动,村民和游客们对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福建理工大学实践团队还开展墙绘实践活动。这些画不仅融入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自然风光,还融入了实践队成员对乡村的美好憧憬。实践队青年作为党的思想的“新标兵”深入“新农村”,以墙绘的形式宣传党的“新思想”。(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