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脚时还觉得新鲜,可没走几步,草鞋里的草茬就往肉里扎得生疼。”青岛理工大学井冈山星火志愿服务队一名学生穿着自己亲手编织的草鞋,和14名同学在井冈山马源村参加“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时亲身感受到了当年红军战士“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品格。
盛夏的井冈山,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相聚于此,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积极投身“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的战斗、雷打石的铁纪……让青年学子们在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中亲身感受到了井冈山精神赋予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力量。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既是共青团面向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也是青年学子开展调查研究和实践锻炼的宝贵平台。“井冈情·中国梦”专项行动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自2013年举办以来,已累计组织全国900余所高校、1800余支实践团队、2.8万余名大学生参与,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育人品牌。今年专项行动全面扩面提质,首次将职业院校纳入行动覆盖范围,全国高校和青年学子积极响应,经报名和遴选,共有451支实践团队、6200余人入选,以“理论武装+党史学习+红色研修+实地调查+课题研究”模式,组织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筑牢信仰之基,砥砺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精神品格。
触摸历史:把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井冈山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充盈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南京大学的同学们正端坐着聆听老师的精彩授课,从“一根灯芯”的故事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思考,鲜活的历史细节、深刻的思想阐释、互动的交流探讨,让现场的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的一个生动场景。
“引兵井冈”“浴血罗霄”“星火燎原”……专项行动围绕土地革命、井冈山斗争史设计打造了多条特色现场教学线路,把课堂搬到历史发生地,推出“祭奠井冈英烈”“三湾改编”“井冈会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红军的一天”“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等特色精品课程,通过仪式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同学们沉浸式地感受那段刻骨铭心的革命岁月,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从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陵园,到见证过烽火岁月的大井、小井;从沉浸式的三湾改编情景教学,到触摸着历史温度的草鞋课堂……革命先辈们的身影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这一刻,更感精神可贵,我辈传承之责重大。”昆明传媒学院井冈星火·团韵“课”传实践团带队教师在学习后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引来了同学们纷纷点赞。北京邮电大学“云系井冈”团队学生在课后感慨地说:“来到井冈山,整个人都变得铿锵、壮阔起来。在大井朱毛旧居,我的指尖触碰墙上的弹孔,我忽然意识到,这是子弹,也是眼睛。它看着过去,也看着现在。它一直留在那里,提醒着我们,不忘来路,不忘归处。”
真理力量:用信仰之光指引前行航向
教室里,600多名大学生正聆听一场名为“致敬·传承——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的专题课程。革命先烈的后代正在讲述他们的父辈用青春和热血践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感人故事,不少学生被先烈的事迹所感动,在课堂上频频拭泪。课程结束后,一群学生围着老师交流、拥抱、合影,久久不愿散开。
用真理的力量感召青年,用榜样的故事激励青年,是提升“井冈情·中国梦”专项行动思想政治引领效能的重要做法。近年来,行动围绕“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党领导下的中国青年运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性党风党纪”“与红军后代面对面”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革命后代、青年典型等为青年学子们带来一堂堂走心的专题课程。深入浅出的阐释,声情并茂的讲述,催人奋进的故事,如春雨润心,让同学们在鲜活的叙事中触摸历史的脉搏,在思想的共鸣中筑牢理想的根基,在情感的交流中感受信念的温度。
“回望峥嵘岁月,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中探索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身为北航学子,我们既肩负‘仰望星空’的航天理想,更怀揣‘脚踏实地’的报国热忱,这正是对革命精神的最好传承”“先辈告诉我们,初心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果敢行动,是‘迎难而上’的执着坚守。这份精神,将永远滚烫在我心里”“井冈山的星光格外明亮,像是历史的见证者,照亮着这片承载着革命精神的土地。那些关于理想与信念的讨论,那些对未来的憧憬,都化作了心底最温暖的印记”“每一堂课都是一场精神的朝圣,一次信仰的淬炼”……同学们在学习中触摸历史脉搏、感悟革命精神,将对先辈的崇敬、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字里行间,每一句都激荡着青春与井冈山精神碰撞出的炽热回响。
挺膺担当:在学习实践中彰显青春力量
“我们跨越近2000公里,奔赴井冈山。几天的学习,大家深受触动,也迸发了很多灵感。我们想扎实做好课题,不仅要把井冈山精神带回学校,也希望能为井冈山留下些什么,印刻下独属于我们的‘井冈印记’。”燕山大学“燕鸣井冈”实践团学生满含激动,话语中满是热忱。他们的课题别具匠心——设计“井冈日记”笔记本。团队计划将井冈山那些经典的历史故事精心绘制成生动插画,让更多同学感受那段历史、传递井冈山精神。
把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同高校专业特长相结合,组织青年开展调查研究,是“井冈情·中国梦”专项行动的创新做法。行动围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推出35个实践课题方向。各高校实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形成了红色文化理论构建、红色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数字赋能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融合等400余项课题,组织引导青年学子在实地调研中坚定理想信念、了解国情社情、体悟发展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集中教学夯实理论基础,自主调研促进实践体悟。“4天集中教学+3天自主调研”的活动模式,同学们在深入学习井冈山斗争史、感悟井冈山精神的过程中,将红色文化与自身专业深度融合,不仅对革命历史的感悟更透彻,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也更深刻。
湖南科技大学“薪火湘传”宣讲团聚焦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正构建“感知-理解-践行”螺旋上升式教育模式,开发出小学故事化、中学思辨性、大学理论性的分层宣讲课程体系,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商丘师范学院红韵薪火实践团研究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货币制度,剖析“工”字银元发行逻辑与红色政权的经济突围战略,提炼对当代的启示;青岛科技大学“艺心向党井冈追光”实践团结合井冈山历史元素,融入卡通元素设计红军形象IP,制作儿童版研学手册供中小学生使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文艺轻骑队通过生成式AI创作红色歌曲,由数字人演唱,让井冈山的红色故事在网络空间传播得更广;江西财经大学井冈山VR科创团把井冈山的历史遗迹做成VR导览系统,配上解说词,让人们能在手机上360度全景游览井冈山,了解井冈山斗争史;江苏大学“灯芯如炬”实践团以井冈山为样本,探寻青年人才参与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在革命旧址中、在挑粮小道上、在乡间田野里……井冈山已成为青年学子触摸历史、锤炼意志、筑牢信仰的实践课堂,这片红色热土处处涌动着青春的气息。青年学子们在井冈山收获的成长,必将化为砥砺奋进的青春担当,让历久弥新的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持续闪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