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用电充实阳光存折,让光照亮扶贫之路

  8月1日至8月20日,为深入探索中国脱贫攻坚中的因地制宜,了解在党的号召下的精准扶贫,我与其他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同学,共同成立“电气学院赴晋、蒙、闽、冀、陕脱贫攻坚调研团”。我们各个组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奔赴各自家乡的扶贫典型地区,走入村民家中,聆听他们的脱贫故事,以大学生的视角为他们扶贫之路的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所前往调研的地点,是河北省涿州市陈家坟村。这里地处华北平原,采光条件良好,太阳能资源丰富,就是这样的地理优势,让这里成为了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极佳地点。

  屋顶上的阳光存折

  8月9日早晨,我走入了陈家坟村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模范户——王爷爷家,在王爷爷对自家精准扶贫的叙述中,我了解到了一项通过光与电为人民造福的扶贫政策——“光伏扶贫”。

  “你用电,我用心”,这是国家电网为人民服务的情感诠释。电发自国家,福祉交给人民。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全国一心,努力脱贫的中华大地上,“电”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大放异彩。

  就这样,在2015年的一天,河北省涿州市陈家坟村的村民迎来了一个新消息。一项由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名叫“光伏扶贫”的新政策开始正式面向全国实施,而涿州就被选为了一个实施光伏扶贫的极佳地点。

  既然目标明确,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很快,涿州市的多个村庄都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顶上铺设了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同时可以收到国家电网与当地政府发来的补贴。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

  图为村民家中安装的太阳能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嘉乐 供图

  这种精准高效的扶贫方式,充分利用了涿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利用新能源,节能减排的同时,做到了扶贫开发,让当地许多村民告别了贫困过去,迎来了小康未来。

  用心、精准

  看到王爷爷一家从简单的平房到二层小楼,小汽车添了一辆又一辆,各种生活设施从无到有。我不禁由衷地对国家的精准扶贫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扶贫脱贫对象由区域转到村庄,再从村庄精准到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太阳能板怎么装,装到哪里,都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

  图为王爷爷家新盖的房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嘉乐 供图

  何为用心?是当尚有人民没有步入小康生活时,我们的国家本着“一个也不能少”的态度,号召政府与社会力量致力扶贫攻坚;何为用心?是当面对这片各地风格迥异的广大黄土地时,我们的政府根据各地扶贫情况,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让扶贫政策真正地“实施”起来;何为用心?是当陈家坟村的家家户户装起太阳能板时,我们的国家电网专门派来工作人员,为每家每户太阳能板的摆放量身定做方案,手把手地指导。

  理论政策的形成需要智慧,将理论化为实际措施更需要精密的思考与深远的眼光。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让脱贫攻坚的成果真正地“起效”,让贫困地区的每一村每一户真正地看到、听到、了解到、参与到国家的扶贫政策。小小的太阳能板,映射出国家扶贫工作者的无限心血。

  一线上昂扬的青春力量

  作为大学生,通过本次通过“三下乡”调研,我们了解了各地的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通过实践武装我们的头脑,增强了“四个自信”。

  同时我们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探寻未被开发的脱贫途径,为贫困户撰写脱贫攻坚的方案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当地的脱贫攻坚决胜战添砖加瓦。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作为新一代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更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当前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存在青壮年流失严重,贫困群体受教育程度低,部分干部积极性较差,文化程度低,工作方法老化,整体建设缺乏人才的现实困境下,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克服自身畏难、怕吃苦的情绪,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作为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名电气学生,同时也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讯员 王嘉乐)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