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悠悠下乡路,暖暖护童心

  坐在回程的大巴车上,握着刘昕毅在临行之前递给我的香瓜,我的内心五位杂陈。我在上车前蹲下身来问他:“会想姐姐吗?”他干脆的点点头:“会!”顿时,泪水填满了我的眼眶。三下乡虽然很苦,但是村子里的孩子们就像一颗糖,带给我们甜蜜和欢乐。

  我参加了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初心向党,微光如炬”大学生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这次的三下乡体验感触颇深,第一次写策划、第一次办活动、第一次调研、第一次插秧……但最令我难以释怀的是村子里的孩子们。 记得那是我们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一位小弟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积极回答我们的问题,甚至抢答,但是他并不“安分”,时不时爬上桌子背对着我们。之后我们组织大家一起画自己的全家福,他画出的自己穿着绿色上衣、蓝色裤子,又转过头去,自言自语道:“妈妈今天穿着白色的裙子,外面有一个带着拉链的外套,妈妈扎着高高的头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才发现他的妈妈是江口村童心港湾的“童伴”妈妈。我问他爸爸呢,他说:“爸爸去上班了,每周回来一次,上周是带我们去水上乐园玩,我不知道他今天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在之后的相处中,我们的关系变得很好,他告诉我,他叫刘昕毅,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直都是妈妈照顾他们,妈妈很厉害,会做衣服,还会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在童心港湾里一起画画、做手工、教他们如何垃圾分类、如何在火灾里面逃生……在和刘昕毅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很乖,说看一集动画片就是一集,不多不少,吃饭总是吃得干干净净,并且会把自己的碗筷洗干净,也非常有礼貌。小孩子的世界总是单纯而又美好,他们没有钟表,没有手机,没有时间观念。他们只是知道,村子里来了一群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住在江口小学,会举办活动,会陪他们一起玩耍。

  下乡之前,我从没想象过乡村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真正接触到才发现,他们是爷爷奶奶下地耕种之时“被遗忘的小孩”,是父母外出打工之时只能隔着屏幕“被疼爱的小孩”。他们奔跑于乡间田野,自由快乐但是缺少陪伴,渴望被关注。好在现在有了童心港湾,他们也可以像城市里的小孩子一样,在假期之余一起去那里拼积木、读书,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村子外的世界。

图为刘昕毅画的全家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卓怡 摄

图为“童伴”妈妈与孩子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楚卿 摄

  作为一名法学生,我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我们选择了普法课。不仅是因为我的专业,更是因为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也在关注着他们,也在保护着他们。我们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进行宣讲,告诉他们,尽管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陪伴他们,但国家也有专门的法律去保护他们,陪伴他们成长。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为孩子们进行普法课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楚卿 摄

  我想要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所收获,想让他们知道他们并没有被遗忘,有“童伴”妈妈、村支书叔叔,还有无数千千万万像我们一样的人,更有伟大的祖国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们。我曾问过他们长大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想当警察保护别人的,有想做医生拯救病人的,也有大孩子想像村里的童伴妈妈一样,陪伴更多小孩子成长的。孩子们的梦想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常见,幼时的他们秉着善良的价值观想去帮助别人,赤子之心难能可贵,也让我感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坚持自己的梦想,健康的长大成材,成为一个可以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人。他们曾问我们,能不能多陪他们一会。我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也十分不舍,他们活泼懂事,聪明有礼貌,我们说什么他们都有仔细在听,与其说是我们陪伴他们,不如说是他们陪伴我们,也激励着我们,我喜欢他们,更感谢他们。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孩子们的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楚卿 摄

  基层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到基层去。我们乐此不疲,追寻理想、热爱,为乡村助力、为孩童献爱,让每一颗星都恒久而明亮的照耀,少年步履不停,用心脏跳动的分秒热爱世间万物。(通讯员 王卓怡 王子璇)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