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为了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传递知识力量。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群星闪耀?思想照亮”知识普及团奔赴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围绕思想理论宣讲及知识普及,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秉持“深入群众,服务基层”的核心理念,融合“文化+服务”“文化+科普”,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科普课程和宣传活动,助力双台子区文化振兴和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社区居民和企业职工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在实践中,志愿者们积极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此次三下乡活动旨在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让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基层,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当代青年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于民,以后亦将认认真真服务于民。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两周的社会实践对于人的一生,就像一滴水无声的流进了大海里,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多么宝贵财富。在这两周里,我们经历了快乐、辛酸、收获、付出但是我们都无怨无悔,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很开心,很快乐,付出别人所不能付出的,也获得了别人所得不到的。”常言道: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去体验生活,不去了解基层、了解社会,不与社会相融,便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和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基层群众,了解了社会,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将调整心态,更加努力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必要准备。如果我不参加此次活动,也许,我用一生也无法体会。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每位成员都能相互关心互相包容,我们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倒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这短短的两三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而且给我人生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虽然本次“三下乡”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但“三下乡”的路还很长,“三下乡”的工作也将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
我忘不了那漫山遍野的玉米,忘不了那随风而动的悠悠清香草;忘不了田间垅上无处不氤氲着的迷人绿意;忘不了老人们那刻满风霜的脸和仁慈爱怜的眼神;忘不了孩子们纯真求学的眼神;更忘不了风雨中我们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视而笑,相拥而泣。而这一切的一切,将被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似水年华中。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和弥补不足。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心灵上都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几天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之前的自己,真的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和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或缺的财富。
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很多:
第一,珍惜。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能一起参加“三下乡”活动,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小朋友,为了共同的目标,付出自己的真心。机缘难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让我变得“富有!
第二,团队意识。来自不同个体,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一切活动成功的前提。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集体,一切都应该服从,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大家着想,为团队着想。
第三,沟通交流。每个人都有各自新的想法和心情,也许是喜悦,也许是忧伤,经常与队员们谈心,听听大家的心声,了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进理解,也可以集思广益。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中的细节做得不到位等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用我们所学的去回馈和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一步一脚印,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通讯员 武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