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健康力量 心系湄潭”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4日-8月14日开展湄潭石莲镇解乐学校英语夏令营支教活动。
图为实践队的支教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靖媛 供图
在大山最深处,在这个普通又特别的夏天,解乐学校成为孩子的学习乐园。有个小孩跟我说,这是她最最快乐的一个暑假;我也想跟你们说,这是我最最充实的一个暑假。
同一个初衷,浙湄两地深情,三年多的走访调研,跨越四个月的筹划准备,支教时每天两点睡七点起,十五人的团队,二十多人的奔波,九十多个孩子,一大群人的故事,成百上千句话语,不知从何说起,成千上万张照片,不知从何选起。支教结束后,我似乎也依然一刻不停的忙着,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想起前段日子的点点滴滴。
我会想起那些孩子们
支教团后续还在写调研报告、做纪念手册,每每写下与你们有关的文字,我就会鼻子一酸,湿了眼眶。
我的脑海里常会浮现孩子们的笑脸,午休后从宿舍奔跑着来到教室,下课后操场踢足球、玩气球、丢手绢,跟着琴声唱歌,围着老师讲故事、下棋,拿着浙大书签来办公室兑换小礼物,给老师们扎辫子,送花花,送手工,送绘画,送驱蚊贴,戴花花耳链,用最稚嫩的字迹写下最真诚的话语……
我会想起各个孩子的不同经历,有的孩子活泼可爱,软软嫩嫩,被大家认领为“女儿”;有的孩子懂得很多道理,懂事得让人心疼,我会永远记得你对我的关心;有的孩子内心很孤独,那种孤独感让人无力,忘不掉你坐在楼道的地上,蜷缩着身体,抱着腿默默流泪的小小身影;有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讲清楚一句话、说清楚一件事,需要很久很久,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你的表达欲和你对支教老师们的喜爱;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很艰苦,和爷爷相依为命,孩子很孝顺,心里一直挂念着爷爷……
时间过得好快,夏令营很快就就结束了,我们要离开解乐村,离开这个大山最深处的学校。坐大巴离开解乐学校的那天,透过后窗我看见很多。在校门口,我看见红了眼眶的孩子;走在半路,我看见淋着雨走回家的孩子。我很心疼,心疼那些没人陪伴的孩子,心疼那些走山路上下学的孩子。希望将来孩子们都能有机会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图为实践队的支教老师与学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奕冰 供图
我会想起那些老师们
西迁二代陈天来老师常常神采飞扬地向我们讲述着湄潭的故事,他的“感动”“激动”“有所行动”让我深有感触,他一心为了湄潭孩子的成长,全身心投入到湄潭教育的发展当中;陈老师带我们重走西迁路,我再一次领悟“求是精神”和“只问是非 不计利害”的含义;陈老师也为我们拍了很多照片,留下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在湄潭大酒店为我们准备了很大的惊喜;陈老师还为我们联系到湄潭电视台记者,全程跟拍夏令营开营仪式。袁校长和赵老师深夜为我们做烙锅夜宵,许老师陪我们忙前忙后,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雷老师给我们买甜点,教育局邬局长亲自慰问支教团……解乐老师们想方设法地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条件与最大的支持,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的照顾。解乐学校的老师们经常去学生家里走访,清楚地了解着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用心照顾着每个孩子,呵护着每个孩子。我为解乐孩子们感到开心,能遇到如此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老师们。
我会想起我的队员们
你们带给我无数欢乐、鼓励和支持。在向别人介绍此次支教夏令营时,你们是我最大的底气,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带给孩子们最最美好、快乐、充实的英语夏令营。结束一天的课程后,还要辛苦大家开会,总结复盘问题与解决方法。深夜也会去校门口的丙子饭庄--解乐村唯一的一个小饭店嗦粉。大家也会一起玩游戏、聊天,大家还一起给队员过生日、唱生日歌,这一段旅程真的很有趣很有爱!大家现在每天依然还在群里叽叽喳喳的发着消息,聊着天南海北的故事,我也相信刘老师这次是真的预言家,我们都期待着故事的走向。
再见,湄潭!再见,解乐!缘分一定还会延续!期待我们下次再见!
(通讯员 马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