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我随山东理工大学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服务团自淄博出发,远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三中学开展为期18天的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特色课程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希望帮助孩子们发掘更多潜能。童年,不该是枯燥无味的,除了基础教育课程外,素质拓展课程也应该受到重视。我们通过学生做出的评价中总结出,学习内容的多样化有助于减弱孩子对学习的疲劳厌恶,锻炼个人能力,促进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
图为奈曼旗第三中学校门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颖莹 供图
三尺讲台传真情,远赴草原育新星。朗朗读书声又一次传入耳朵,我也回想起自己的中学生活,也如现在这些孩子一般,坐在自己座位上,同窗相伴,恩师相陪。当初的我们,一步步成长,成为小时候最崇拜的人——老师。我们在经历了二十几年的人生后,带着自己新的感悟走向学生,并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他们。我们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尽己所能给学生描绘出这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和丰富知识,为他们带去欢乐。学生们在结束一个学期的繁重课业任务后,仍愿意带着热情报名走进此次支教活动,学习此次特色课程,我们对此更是深受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寓教于乐,融学于趣,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教中乐、玩中学。每当课堂提问,学生们争相举手抢答时,我感到非常欣喜,这不仅是对我教学的认可,也是一种鼓励。每及与此,我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努力为学生带去更好的课堂体验。我们经过实践证明支教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际玮 供图
学生青年支教行,共赴实践峥嵘梦。一群怀揣着热爱与责任的青年学生不远千里,共赴草原,助力打造孩子们的多彩假期。我们通过开设二十多项逸趣横生的课程,给予孩子一个拓展视野的平台,促进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难题,但我们仍然以良好积极的心态微笑面对,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学科素养认真解决,做到无愧于学生与家长。整个夏令营结营后,我们对此次活动做出总结,我们发现:用贴近于学生生活、乐在其中的形式导课,有利于集中学生课下分散的精力,使之回归课堂,精神集中、兴趣浓厚的接受教育。我们希望让更多的牧区孩子通过素质拓展课找到爱好所在,给与他们一些书本上触及不到的知识,为边疆儿童带去更加丰富多彩、快乐充实的假期生活。
高校联盟薪火承,奔赴山海路灿灿。十八天如白驹过隙般流过,向草原公益高校联盟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此次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却深深刻在了心底。从实践中我们收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看到了因为家庭原因而无法接触这些课程的孩子参加夏令营时露出的灿烂笑容,看到了运动会上学生们为了冠军拼尽全力奔跑的画面,看到了我们老师用心写给孩子们的奖状与寄语,更看到了最后一天老师与学生拥抱告别的落泪场景……点点滴滴,拼凑出18天的快乐时光!这就是我们公益支教的意义!作为连续开展多年的公益支教团队,一年又一年的志愿者们积极贡献青春力量,共同努力。我们全体成员都诚挚希望通过夏令营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帮助青少年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在公益支教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与进步,但我们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我们将会乐此不疲,在未来奔赴下一场山海!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学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际玮 供图
在大学生活中,能有一段这样的经历是弥足珍贵的。我们给孩子们带来的虽然不是最权威的知识和能力,但是也希望能够在彼此的人生路上踩出一串曲终人不散的难忘足迹。我们希望这次夏令营活动能给牧区的孩子送去一点温暖,给他们指引一段充满欢声笑语的道路,给彼此一段经历,供往后回忆。何其有幸,这次相遇!(通讯员 宁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