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暑假不同,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跟随“同心燃梦 ,数字兴乡”——广工大调研队于2023年7月中旬赴梅州市兴宁市刁坊镇、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东溪村东溪学校和汕头市澄海区玉窖华侨学校各学校进行乡村教育数字化的调研。回到从小长大的家乡,重走来时路,这里还是记忆中那个不大的校园,思绪被拉回从前,感慨万千。
图为调研队采访当地学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泽泳 摄
刚从火车站下来,我便能深刻地感受到兴宁市刁坊镇与大城市的参差,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大多都是平房,交通也很不方便,路上的车辆与行人少之又少。在调研走访过程中,我得知生活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在村里学校读书的儿童也越来越少。其中,我们采访到了两位就读于本村学校的学生,在与她们聊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落后地区的学生对乡村教育数字化的了解是不够全面充分的,她们既渴望能够接触到更深层的数字化教育,而不仅仅停留在ppt的使用,又对自己能否适应数字化教育模式存在着一些担忧。这恰恰也是乡村数字化教育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图为汕头市澄海区玉窖华侨小学教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泽泳 摄
在汕头市,我们分别走访调研了位于龙湖区和澄海区的两所乡村学校。这里的校园占地面积不大,教室有些许简陋,缺乏足够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兴趣活动场所,但都配备一定的多媒体设备,比如具有强大功能如提供课件云同步、思维导图等多种备授课常用功能的专门针对教学场景设计的互动课件工具——希沃白板。通过这些设备,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更丰富的知识资源,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尽管大多数教师使用希沃白板仍停留在简单使用ppt且对数字化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但数字化教育也为乡村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机会,在数字化教育平台上,乡村教师可以不断学习数字化教学课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图为调研队采访龙湖区东溪小学老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泽泳 摄
在儿时就读的校园里散步,所到之处都会有回忆涌上心头,校园建设得越来越好,基础设施特别是数字化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师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尽管如此,教室内的学生却一年比一年少,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才意识到,数字化教育对推动教育的重要性,数字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如果乡村数字化教育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这不仅可以弥补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也可以提高乡村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竞争力。
图为调研队于东溪小学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泽泳 摄
经过此次三下乡调研,我们意识到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乡村地区的学校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短缺,缺少青年教师力量,在读学生数量少,人才流失......这些问题使得乡村学生的教育机会不足,乡村教育发展的潜力不足,同时也更加了解和评估数字化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影响,认识到乡村数字化教育能为农村学校带来更多的资源、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教育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数字化手段改善农村教育条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我们期待着能以了解认知乡村数字化教育,帮助发展数字乡村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助力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通讯员 王文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