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见山见水 生命难得

  今年夏天,我做了个勇敢的决定,跟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赴山水 谋共富 谱青春华章”三下乡社会实践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闻名中外的张家界,在6月26日至7月6日这段时间里,扎根于一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乡村,通过乡村振兴,帮助它被更多人看到。

  出发前接受培训,在动员大会上,带队的小舟老师告诉我们,这一次的三下乡,我们是要去做一件很有意义、很特别的事。那个时候的我其实并不明白老师口中的意义专指什么,只是出神地望着大屏里播放的宣传片,有点好奇,又有点期待。

  我们去到的那个叫做高坪的小村庄坐落于群山之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也洗净了俗世的繁杂。民风淳朴亲和的小村,拥有着许许多多美丽独特的景点,在这里进行社会实践的每一天,都会被老书记带着去“见见世面”。上山看日出,下谷溯溪水,陶醉金丝楠木林,祈福千年银杏树……在探索新奇的往来中,我时刻都能感受到来自山水人情的满满幸福。

  越过四十八座码头山,破开云层,一轮红日映射金光,那是天平界美妙壮观的日出。梦幻的色彩里,有“始皇帝神鞭赶山”的奇幻传说,故事肌体里流淌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幻想,浪漫而让人久久动容;下到谷底,万籁俱寂,泉水自山间泻出,奏出花溪谷的水声潺潺。赤脚踩上石子的奇妙触感,溪水流淌过身体的冰冰凉,阳光照射下我又变成溪水里会晃动的阴影,在和自然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自己好像也变成了它的一部分。其实不仅是自然,跟随老书记的故事引导,走入高坪村的历史,又会被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所震撼。千亩的金丝楠木林下世代流传的守护精神,相思垭、望儿岗里寄托的情思,红军树、红军井传递的敬意,以及千年古银杏树下流淌的自然崇拜……情感与景点交织在一起,经岁月的打磨而愈加动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陈吉明老书记的带领下来到花溪谷戏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业成 供图

  也是在对话自然、人文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老师口中的意义。它从不是一个很具象的概念,就这些天来看,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接续,可以是在运用专业知识投身实践后得到认可时的欣喜,好像从四面八方来,又不停涌入心底,充实心灵的同时,又给你新的力量前行。因为出生在平原水乡,所以见山成了一次未知的挑战,因为习惯了与水为邻,所以也不知道当行走在山林间时,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不过好在,我鼓起勇气来了,虽然探索未知的每一步上都充满了忐忑、不安,但看到研学课堂上小朋友的欢蹦乱跳,上山下山路途上伙伴们的吵吵闹闹,那种踏实有满足的感觉,叫我一次次心安,一次次陶醉。

  所以,在结束三下乡实践回程颠簸的山路上,我无数次在心底庆幸自己当初做了这样一个勇敢的决定,走入连绵群山,来到这个由奇山异水、风俗人情、多彩文化共同孕育的美丽安详的小村庄,在用脚丈量山水,用心感悟未知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太多太多东西,也逐渐意识到作为青年学子,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天平界山顶观看日出时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星宇 供图

  离开的欢送会上,老书记含着泪说,我们永远是高坪的儿女,希望我们有空的时候,常来这第二故乡。会的,一定会的,人生本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遇再见又重逢,见山见水的这段旅程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太多生命的难得之处,而我也会永远记得,在世界闻名的张家界,有一个一定会被很多人知道的,叫做高坪的美丽小村庄,它在某年夏天迎来了第一批来帮助乡村振兴的大学生,而我很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个。(通讯员 刘星宇)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