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红心向党”调研团跨过城市的喧嚣,踏上去往南粤乡村的历程。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七月的艳阳打湿了每个人的衣襟,历经长途跋涉来到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地中山市南朗街道,我看到的是不同于印象里传统的农村。在崖口村,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吸引了我,昔日对于乡村的概念还停留在农民伯伯们顶着烈日,手握锄头用辛勤的汗水浸育硕果。看着顶着烈日操作机械的村民们,我上前问了问身旁正值休息时间的叔叔近年来村上的变化,他骄傲地同我娓娓道来。在和他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叔叔的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平时靠着他一个人的收入,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器械可以供他们使用,台风期将近,他们最近在进行收割的工作,以保证庄稼不遭受破坏。谈到他的工作他讲得更加起劲,同我讲起村里仍在实行传统的“工分制度”……这让我想起张瑞敏曾说过的那句话:“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他是崖口村众多村民的其中一个,他是千千万万农民的其中一员,正是如他这样平凡的一个个身影坚守在基层的岗位上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筑起了国民经济的一堵墙。
图为崖口村收割庄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诗语 摄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与时俱进是民法典的鲜明特色,以人为本是民法典的终极核心。我们生活于和平,也更渴望和平,愿意长期守护这份和平。民法典紧跟时代,紧扣当下时事问题、社会热点,以法律条款予以明确,尤其是执政思想融入了民法典,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的权益,热切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让法治精神在乡村扎根,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我们举行了乡村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融入了转盘和飞行棋的形式来为村民们普法,在开展中,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前后来体验了三次我负责的普法飞行棋项目,在回答对应格子中的法律知识问题时他得心应手,轻松通过。我向他介绍我们带来的宣传绘本同时和他聊起天来,他说他已经三年级了,平时有在学校了解过相关的法律知识,但却觉得没有这次的体验更加深刻。我便追问他在这个普法飞行棋中学习到了什么从前不知道的,他说他最不确定的题目就是那道诱导未成年人吸烟是否违法的题目,在我的讲解下才知道这是违法的,我告诉他,在自己面临到类似的情况时,也要懂得保护自己,保证自己不违法的同时,勇敢检举他人的违法行为。这项活动开展的意义便在于此,不是向村民们发放奖品,而是让民法典真正的走进乡村,真正的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在我们设置的问题中,他们可以了解到法律到底会给予什么样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也会更加清晰哪些违法行为是坚决不能够触碰的,我认为这也会更加端正个人行为。很开心能够参与其中,为法律的宣传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更开心的是看到乡村里的老年人和小朋友们对于法律知识并不是完全的匮乏,更加坚定了普法的重要性。
图为调研团成员何欣瑶正进行普法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仲希 摄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大树下,我们发现了这家非常有特色的煲仔饭店,凶凶的老板看起来不苟言笑,但交谈时是那样的亲切。他曾是叛逆少年,打架斗殴,蛮横无理。可是在众多年轻人都奔波在外打工赚钱时他并没有离开这棵大树,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开始创业,历经的苦楚只有自己才知道。而近几年的乡村振兴计划带动了村里的旅游业,他的煲仔饭店成为村里有名的“网红店”。他说“世上无难事,但也不是万事都不易,只有自己做事认真踏实,才能看到成绩。”我敬佩他,敬佩于他勇于“重生”的勇气,敬佩他力撑起村里大梁的决心。疫情三年没有打压他的意志,而这坚强的毅力被他称之为骨子里的“倔”。在实践中会成长,在成长中慢慢成熟。在同他的访谈过后,我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人生方向。趁年轻,要努力的去尝试人生的多个不可能,那些看似不可能的背后藏着一个个成功等待发掘。如果他从未迈出这步,或许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叛逆少年,珍惜每一个机遇,人生的篇章需要自己书写。
一个国家的以前看的是老年,一个国家的目前看的是青年,一个国家的未来看的是少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目标,乡村的面貌给予了我更多前进的动力。传石榴籽精神,永远感激敬仰,青春当时,凯歌前行!(通讯员 何欣瑶)
图为调研团在孙中山纪念馆门口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仲希、黄浩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