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感悟收获 >> 正文

结千年情缘,撷石竹花开

  宁夏西海固这片曾经黄沙漫天的土地,不仅有扣人心弦的奋斗故事,还是孕育无数美轮美奂非遗文化的广阔摇篮——“百花盛开春满园,玉池深处常独立。”这个夏天,北京科技大学宁匠迹寻暑期实践队伍前往宁夏银川,与非遗文化相遇相知,追寻非遗工坊扶贫的足迹,共同收获一场延续跨越千年的情缘。

  东方初晓,燕语莺啼,我们就踏上了前往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路程。当我迈入村中探寻非遗工坊时,首先就被工坊门口草棚前悬挂的两联木联吸引了目光:“非长歌短赋确微鹿洞遗风演绎着万世乾坤,虽筚路蓝缕然借蛙跳鸢飞亦工于坊间盛兴。”它巧妙的将“非遗工坊”四字藏于其中,在探访旅程开始之处就勾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创始人对工坊寄予的厚望。

图为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非遗工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连柯宇 摄

  在实践正式开始之前,我早已查阅了很多关于非遗工坊创始人刘老师和薛教授的相关资料,在我的印象中,作为非遗传承人和运营非遗工坊的管理者,他们应当是严肃不苟言笑的,这也让我不由心中忐忑,但是接下来和两位老师的交谈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刘老师和薛教授十分热情地迎我们进门,他们时刻蓄着温润的笑意,既有和非遗文化一样沉稳厚重的气质,还具有各自幽默活泼的性格。面对工坊内琳琅满目的非遗手工品:手鞠球、编结、木雕、手串、剪纸、手工鞋帽、泥哇呜等,我除了对其量之大的惊讶,随着细致的观察欣赏,我更增添了对其制作手艺精湛的赞叹。

图为队员们在认真聆听刘老师讲述原隆村的搬迁历史和非遗工坊的创立发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付佳 摄

  在和刘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刘老师对妇女思想解放、智慧成长的见解和坚持。原隆村本就是扶贫搬迁村,村中的男性劳动力大多都选择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家中只剩下需要照顾的老人或孩子,因此留守妇女的现象格外严重。2014年,刘老师也注意到了这种趋势即将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夫妻感情破裂、家庭矛盾频发、孩子成为家庭牺牲品等等,于是毅然决然辞去在大学中的任教,前往原隆村用自己的积蓄开办了非遗工坊,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带领村中的留守妇女学会一门非遗手艺,取得经济独立,“有尊严地活着”。

  非遗工坊创办后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刘老师的努力自不需过多赘述,我也能感受到村民们从抗拒质疑,再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非遗手工艺的培训班,最后转变成对刘老师的信任尊敬的过程中,刘老师所付出的辛勤与汗水。我想知道始终支撑刘老师坚持这场似乎“没有回报的投资”的动力是什么,用刘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我只是想踏踏实实为村民们做点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自主独立的思想也得到了空前解放,在“女性独立”这项不断前进发展的社会大课题中,乡村中的留守妇女却往往被忽视,在鲜少有人关注的角落,她们仍然被家庭、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束缚,无法摆脱一辈子逆来顺受,如菟丝草般依赖他人生活的命运——她们已经被太长久地抛弃了。

  直到原隆村中的她们遇到了刘亚明老师,就像西北荒漠中安静生长的一株石竹花,顽强坚韧,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开出最艳丽的花。

  耳边听着刘老师对往事的追忆,她将曾经经历的种种向我们娓娓道来,语气轻快,满是对这些学生们越来越独立自信的欣慰与骄傲。我掠过一侧整整一面墙数不清的奖状和证书,或许这些证明并不能完全作为衡量刘老师成就的标准,村中妇女逐渐重拾建立的尊严与自信才是刘老师最得意的作品。编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记事方式,刘老师作为自治区级的编结非遗传承人,她将自己与原隆村妇女紧紧连结在一起,也将千年传承下来的非遗手艺同今天的乡村扶贫发展连结在一起。

  最后一次离开原隆村时,刘老师倚在门边向我们告别,她说:“我一直做的事就是给她们希望,希望今天也给了你们希望。”斜阳夕照,刘老师温和坚定的目光深深看进我们眼中,烙印在心里。

  刘老师在原隆村留守妇女局限的想象中不断播撒自由独立的种子,正恰如在贫瘠土地中生长的石竹花。待千年情缘结,撷胜春石竹花。(通讯员 李欣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