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满畦秧苗,青助浙丽”团队深入乡村帮振兴

  中国青年网丽水8月3日电(通讯员 丁仕林)为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省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意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7月12日,丽水学院工学院“青助浙丽”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赴莲都区魏村、松阳县官岭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了解乡村支柱产业、文化、微改造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知识,一同探索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密切联系。

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供图

  志愿服务赴魏村,深入调研宣共富

  “光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为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初到魏村团队首先进行全面的志愿服务,切实帮助留村儿童的相关教育,也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青春力量,在辅导功课之余,也为他们宣讲了致敬建党100周年、浙西南革命精神等主题宣讲、师生共上党课,还有“关爱空巢老人”的居家打扫等志愿活动,为老人送去关心与温暖,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而努力。

  为普及基础知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团队精心制作宣传手册,家家入户调研宣讲,其中宣传内容包括疫苗接种相关知识、防诈骗注意事项以及共同富裕等相关政策普及,并就村民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登记,就村民对共同富裕政策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问卷等。期间魏村老村支书周友仁热情地分享其治村之道,在老村支书分享自身经历的过程中,氛围融洽和谐。

  通过志愿服务,拉近了与村民间的距离并得到了充分肯定与好评,促使后期的调研宣讲顺利进行。调研宣讲中团队了解到魏村饱含的悠久的历史,凝聚的丰富的文化底蕴,诞生的百字魏氏家训,以水稻、西瓜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因村中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村内有较多的留守老人和留村儿童,产业链较短。村落优势与诸多问题为团队后续制定共同富裕策划明确了方向。

  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供图

  参观水稻示范地,亲身体验农作辛

  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作为浙江省唯一水稻示范基地,该基地由德高望重的袁隆平院士首次亲笔命名“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是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正式牵手莲都共建的全国首个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智能示范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稻培养环境。

  团队抵达魏村次日便先后参观了示范基地与水稻烘干基地,开展了插秧活动并采访了当地种粮大户厉定伟,以实际行动助力春耕生产。厉老师耐心为大家讲解水稻的种植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提前为团队划分了种植区域,团队成员也是切身体会到了农耕劳作的艰辛与不易,同时学习到了种植水稻的相关知识,完善知识储备,并由此深入挖掘,围绕如何将该基地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建设成为碧湖新区一个旅游景点进行深入思考。

  走访国家粮库,学习“绿色储粮”

  浙江省丽水市国家粮食储备库,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企业、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三星级中心粮库、省级储备粮管理优胜单位、市规范化党支部和文明单位。大力倡导、实施绿色储粮。

  跟随储备库主任的步伐,在目睹粮食储备流程的同时,主任也耐心的为我们讲解粮食检测方法和智慧储粮技术。活动伊始,团队成员都对工作人员军事化体制以及严格求精储粮流程叹为观止。此行,团队成员深刻了解到储粮知识,对绿色发展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团队成员。团队供图

  领略革命精神,体会丽水之干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领略革命精神,体会丽水之干,队员来到坐落于莲都区瓯江之畔、紧邻紫金大桥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聆听着讲解员姐姐详细介绍着革命事迹,欣赏着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感人的历史图片,仿佛又让队员们置身于革命先烈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年代,感受革命烈士艰苦卓绝的斗争场景。伟大精神一脉相承,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新时代的党员坚守信念,厉定伟无疑是浙西南革命精神当代丽水实干家中的生动实践者,老村支书退休后依旧很好地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充分发扬了以“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为内涵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团队成员们潜移默化间感悟着浙西南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内化融入于实践中。

  空间规划官岭行,古居走访悟山情

  随着实践活动接近尾声,“青助浙丽”最后来到了松阳县关岭村进行实践调研,首先走访官岭村的大街小巷,游览古栈道,深入古居入户调研,了解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并为其发展提出建议方案。而后通过无人机的拍摄及素材整合制作成全景图进行空间规划,并发布至全景平台以便快速的分享给他人,为官岭村的村貌提升进行方案设计。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成员也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所要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队员们不仅为魏村的儿童、老人所面临的现状贡献出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一份青春力量,也增强了团队成员的志愿服务意识。助力农耕,体验农耕,亲身参与到农耕生产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积极向当地农民代表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

  参加调研的学生普遍感到,近年来各地村庄在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垃圾整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谋发展的工作劲头十足。也有一些学生通过倾听村民心声,发现推进乡村振兴还存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困境。乡村振兴,道阻且长,希望莘莘学子能够拥抱广阔农村天地,投身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乡村的发展如畦秧般茁壮成长,播种“畦秧”以待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