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防沙止漠,同药大学子探寻治沙密码

  中国青年网南京8月24日电(通讯员 程渤雯 王言刚)近日,中国药科大学“漠药”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从南京出发,赶赴宁夏中卫市固沙林场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宏魁苁蓉集团,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考察,助力防风治沙事业发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今,我国沙漠化问题依旧严峻,为帮助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沙漠治理,中国药科大学“漠药”实践团队前往我国大西北,靠近腾格里沙漠的中卫和阿拉善盟,考察我国已有风沙治理模式,调研沙漠植物的经济价值,探索新时代生态建设模式,探寻沙漠治理可循环化。并且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实践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学习革命前辈的奋斗精神,学习不畏治沙艰难的拼搏精神。

  固沙林场,涓滴成海为造林

  为后续探索治沙新思路提供依据,实践团队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我国治沙历程背景。为此邀请了中卫固沙林场的郜永贵场长为实践团队讲解中卫人民与“沙魔”顽强斗争的历史,并且开展了一场中卫地区风沙“治理研讨会”,郜场长就中卫治沙历史、防沙中的主要任务、沙化面积等基本信息作出了详细介绍。

  

图为郜永贵场长介绍中卫治沙模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何美霞 摄

  “那么已种植树木的面积是维持不变还是继续扩展呢?”

  “中卫固沙林场工作是怎样分配的呢?”

  “种植不同植物成本是多少呢,每年维护需要投入多少呢?”

  在研讨会的交流互动环节中,实践队员们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之所谓“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针对固沙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治沙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看见治沙人“披星戴月战沙魔”,让实践团员深切地感受到了治沙的艰难,可持续治沙的重要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中卫治沙模式,在郜场长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麦草方格党员教育基地,进入展馆,犹如回到1958年,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标本都在诉说着治沙的故事。走进林间,队员们实地考察沙坡头铁路治沙“五带一体”防护体系,感受生态文化建设后的真实变化,体悟固沙治沙所遇到的困难,探索沙漠经济中新的循环。

  

图为郜场长向实践小队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黄新越 摄

  党史教育,移动课堂强信念

  实践队从固沙林场,到麦草方格党员教育基地再到无垠沙漠,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在这片土地上,中卫固沙林场的干部职工常年奋战在治沙一线,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品格,铸就了“坚守、创造、团结、风险”的沙坡头“麦草方格”精神。富有西北特色的党史思政课堂在实践中展开,在沙漠探索中,在治沙采访中,实践队伍的同学们都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在治沙事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因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并抓住了建设沙坡头景区的重大机遇,才使得中卫沙漠产业能与其他各产业联动发展,沙坡头才能走出现今的高质量高收益的好路子。治理沙漠是一项大工程,治沙的不易使得实践队员感慨万千,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如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实践队员又信心百倍,斗志昂扬,立志要为保护中国的大好河山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沙漠经济,赋予产业新动能

  依托于中卫固沙林场的治沙成果,赋予了中卫市经济新的动力,中卫人民在黄河和林带中建立了沙坡头5A景区。队员们在与沙坡头景区的工作人员交流中了解到,景区的建立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就业途径,不仅使他们的收入得到了保障,还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小时候临近黄河边都没有行人道,现在可真是焕然一新。”实践队的王言刚同学说。现在的沙坡头景区内保留了大部分的沙漠原态,在此基础上还建设了观赏、娱乐等一系列设施,“网红”星星酒店更让大家体验了一次“手可摘星辰”,使沙坡头成为了的独具西北风情的特色旅游景点。

  

图为实践成员在阿拉善盟梭梭林采挖苁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何美霞 摄

  “源于沙漠,更要回馈于沙漠。”这是内蒙古宏魁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口号。白生玉总经理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公司产业发展的展馆、梭梭-苁蓉种植林和种植基地。据白经理介绍,苁蓉集团依靠沙漠中苁蓉作为产品,进行了一系列以苁蓉为原材料的保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发展这种苁蓉产业,便可以在具有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达到治理沙漠的目的。

  在阿拉善盟的腾格里沙漠边缘,栽种了一望无际的梭梭树林,工作人员向实践团队介绍了苁蓉与梭梭的寄生关系,梭梭可以防沙固沙,而适当的种植苁蓉又达到了提高收入、发展经济目的。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尝试采挖作为中药材的苁蓉,据工作人员说,“采取苁蓉一定需要细心,从梭梭的外围开始……”实践队员几番尝试,明白了采挖苁蓉也是“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图为中卫固沙林场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魏嘉豪 摄

  治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是一代一代治沙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而我国人民群众也凭借他们的智慧所探索出了各种沙漠产业道路,而实践团也会将这里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努力将治沙的拼搏精神一直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