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实践纪实 >> 正文

关注古拙技艺传承,引领非遗保护的“觉醒年代”

  中国青年网淮南9月18日电(通讯员 唐启铭 张佩 周舟)“谢郢锣鼓敲,花鼓灯儿照,把那藤牌对马舞来跳;卤水点,豆子泡,糯米蒸,麦芽酵,青瓷炉出寿州窑,泥来捏虎口作哨。”淮南自古便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千年的历史孕育了这里繁荣的文化。7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在支教之余来到安徽省淮南市古沟回族乡,走近当地的民俗技艺——泥叫虎,追根溯源,体悟非遗传承者蔡如华老先生的初心与匠心,探寻非遗背后的精彩故事。

  深门独院、榆柳荫檐,是蔡如华老先生家给人的第一直观感受。一座不大的小院子,一条不长的小板凳,伴着树荫间落下的点点碎金般的阳光,织就了蔡如华老人七十多年的手艺生涯。作为淮南地区最古老的泥叫虎制作家族继承人,蔡如华老人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从小便跟随祖辈和父辈学习这门家传的手艺。

蔡如华老人与他制作的泥叫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安爽 摄

  老人说,泥叫虎的制作工艺最早要追溯到明朝,祖先迫于生计,在当地进行艺术品的创作,再将其卖出,以求生存。而后日子久了,一代一代的人将手艺不断传承、创新、发扬,最后形成了这样美观而有趣的“泥叫虎”。泥叫虎的制作十分复杂,制模、修坯、作哨、组合、上色,最终成品需要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要将地下深层的瓦泥矿土取出,用榔头砸、敲,捏合成“虎”的形状,挂在阴处阴干后,放入炉中以大火烧之、再上一层特殊的油,这样模具就做好了。

  蔡如华的模子已经用了五十多年,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能够闪耀出不一样的光泽。用虎头形模具将泥叫虎的前半段制作出来以后,需要用石膏浆将外表面粉刷一遍,再将其烧透,石膏就会附着在泥叫虎的身上,以便于不同颜色的呈现。这是一道非常费事的工序,制作者需要有非常大的耐心:水的多少、石灰浆的温度都需要仔细去把握,一旦有一处出了问题,整个泥叫虎便成了一个“废品”。说到这里,蔡如华老人哈哈一笑:“那是以前了,现在都上集去买颜料了!”

蔡如华老人使用的模具与制作的半成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安爽 摄

  泥叫虎之所以名字里有个“叫”,关键就在于它口中含着的这个“哨”。哨管是用芦苇杆子制作而成的,蔡如华老人向记者展示了给哨管上“膜”的过程:先用一柄快刀斩去芦苇杆其余的部分,只留适当长度的一小节,再使用一把方头的小刀将一张裁成梭形的纸片嵌入杆壁,通过纸片和空气的震动就可以发出“虎叫声”。

  蔡如华所用的纸片是普普通通的废旧书籍上裁剪下来的,芦苇杆也是再常见不过的芦苇。然而通过蔡如华双手神奇的组合,便能发出惟妙惟肖的虎叫声。在虎头的后面,用桑皮纸将其与半球形的虎尾相连,用毛笔在身上添上绚丽的颜色后,一个完整的泥叫虎就制作完成了。将虎头虎尾相分离时,桑皮纸所形成的空腔能够进行鼓气,再将虎头与虎尾迅速合上,气流便会从哨管内喷出,发出啸叫。

蔡如华制作的泥叫虎虎头内部的哨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安爽 摄

  蔡如华老人告诉记者,他以前每年都在冬天开炉制作泥叫虎,然后在春季的时候去周围各个县城售卖,这样既能利用冬季的空闲时间补贴家用,也能趁较为干燥的气候条件使泥叫虎的土壤进行风干。提到在合肥卖泥叫虎的往事时,老人哈哈大笑,原来那时他与别人合租了一辆拖拉机,运到合肥后不到半天就售卖一空,问了买家后才知道别人制作的泥叫虎不如他的作品,价格还要翻上一番。蔡如华老人年轻时还为周围的庙宇制作过佛祖菩萨像,也制作过大型镇宅所用的泥虎。

蔡如华老人向支教团队讲述泥叫虎背后的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安爽 摄

  “不过,这门手艺是传不下去喽。”蔡如华老人说到这里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儿子不想学,孙女婿倒是想学,学不会,手笨!做不来!别的不说,贴纸这活就够他干的!”蔡如华找出了他用于贴纸的书本们,除了封面和封底以外,纸张都已经被撕干净了。在老人的帮助下,记者也动手制作了一个哨管,发现难以吹响。老人爽朗地说,这是芦苇杆子叫泥屑堵住了。他从书的残页中找出一根羽毛,用羽毛的茎对哨管进行了疏通,果然,记者这次就吹出了像模像样的啸声。

  2018年5月的上海世博会上,来自淮南的泥叫虎和离香草香包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泥老虎呱呱作响、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离香草香包奇香无比,一个响彻全场,一个香彻全场。然而如此惊艳的泥叫虎工艺,现在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蔡如华向记者表示:“费事,一般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以前那是没有玩具,小孩都玩钢圈、螳螂,现在都捧着手机,不玩这泥虎了。”此外,老人的手以前做馍馍的时候被机器绞了一下,落下了残疾;由于年事已高,心脏也有问题。

  “来学的人基本上都走了,有的画虎舌,半天才能画出来一个。”蔡如华老人的儿媳对记者说,老人以前半天能做一百来个泥叫虎,从采泥到成品只需要十几天。然而,一代泥叫虎大师的手艺却濒临失传,这是属于非遗的遗憾,也是淮南文化的遗憾。一位支教团队的队员表示:“非遗文化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文化部分,保护非遗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做到的事,我们更要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它们,让传统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希望能引领大家,开启一个保护非遗的‘觉醒年代’。”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