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扶贫助学在路上 爱洒角尾暖心间

  中国青年网湛江6月27日电(通讯员 陈思慧 李世安 黎炜文 周婉清 )7月11日,广东医科大学大学生生命文化实践团来到了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开始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活动。据了解,该活动分为助学政策宣传、医护义诊、与社会调研三个部分。

  据悉,他们活动的第一天派出了两队成员,一队留守村委会摆摊,定点为村民宣传助学政策;一队进村进户走访,流动为村民有关助学政策的答疑。动静结合,宣传范围大大增加。12日下午,在当地政府的全力帮助下,于村委会附近的早餐店外,队员们准备好摆摊所有设施,热情饱满的等着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村民。

  

  三下乡队员在摊位为村民宣传助学政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婉清 摄

  “我希望我的孙子能重返校园”

  第一天摆摊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迎来了第一个难关——语言关。炎炎烈日下,一位老婆婆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婆婆,你要了解一下国家助学政策吗?”队员们热情的引导她走向摊位。婆婆饶有兴致地看着宣传架子,但一开口就是绝大多数队员们听不懂的雷州半岛方言。于是,他们及时请出摊内唯一一个会当地方言的领队队长,及时地为婆婆解疑答惑。

  婆婆说,家里的两个孙子都只有13岁,因为家里特别困难,初中都还没念完就跟叔叔去广州打工了。在他们来之前,她都没有了解过国家助学政策的内容,她觉得孙子不上学太可惜了。于是领队结合她家情况重点为她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补助,以及高中至大学阶段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各项助学措施。虽然在场只有领队能与阿婆交流,但婆婆认真聆听的姿态、不时绽放的笑颜、充满希冀的眼神,无一不在告诉他们,她希望孩子有一天还能重返校园,重新拥抱另一种人生。

  

  队员伍良哲与老婆婆用当地方言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黎炜文 摄

  “就算要复读,我也要送孩子上大学”

  在摊位附近斜对面的五金店里,总有一双不断看向他们的好奇眼睛。细心的队员发现了这一特殊的情况后,带上宣传册子走进了五金店。“叔叔,您家里有小孩在读书吗?您想了解一下国家最新的助学政策吗?”队员们热情地问道。“哦,我大概知道一点这个政策。我女儿今年刚高考完……”在与五金店老板的交流下,他们了解到,他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今年刚参加完高考,二儿子和小儿子还在上初中。店主大女儿今年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在学校的宣传下,她填报了定向招生就业志愿,立志为基层卫生事业做贡献。

  店主的家境在当地不算困难,不属于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但扶持三个孩子上学还是有一定困难。对此,大学生文化实践团的成员向他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详细内容,包括生源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的区别、贷款的最高额度、贷款的还款方式等。店老板表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他没了后顾之忧。如果女儿今年志愿没投上,他还是会支持她复读一年,圆孩子一个大学梦。

  

   队员张光辉为五金店主答疑解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婉清 摄

  “扶贫助学在路上,爱洒角尾暖心间”,广东医科大学大学生生命文化实践团的成员们秉持着“不错过、不遗漏、不讲错”的态度,为当地村民详细宣传介绍了国家最新的助学政策,避免因政策宣传不到位而造成当地孩子教育上的遗憾。村民纷纷表示,为广东医科大学大学生生命文化实践团点赞。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