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土地,内心最深处的眷恋 ——贵州学子专访沙坪镇驻村干部王凤

  中国青年网贞丰11月4日电(通讯员 丁榕)“99年你们可能还没出生呢!”面前与实践队员交谈的王凤穿着一件黑色背心,身材有些偏瘦,肤色黄褐偏黑,第一眼瞧过去就让人觉得是与田地打交道多年的庄稼汉子,1999年他正式开始步入社会工作。王凤是金山村的驻村干部,已经在金山村驻扎了四年多,目前和同事们一同为打响金山村最后阶段的脱贫攻坚战而努力。

  图为金山村驻村干部王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进山 摄

  从国土资源管理到金山村:一直与土地打交道

  王凤出生于1975年12月,1997年从黔西南州农机化学校系统工程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直到2015年3月因工作需要调到沙坪镇人民政府工作,同年7月被调到到烂泥沟村驻村,同时担任金山办事处主任,负责调度金山办事处七个村的工作运行,工作重心为脱贫攻坚工作。次年被调到沙坪金山村担任驻村干部。“目前的工作较杂,会更艰苦些”当问起前后两个工作对比时,王凤笑道,“服从组织安排嘛。”

  王凤并不是金山本地人,家住贞丰县者相镇三村四组的他为了工作方便周一至周五都在金山村委会和同事们一同吃住,把村委会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只有周六周天回去看看家人,虽然不能常常陪伴家人,但王凤的家人却很支持他的工作。矿山征地、水库征地、公路征地……王凤似乎与土地结下了难解之缘。“要想富,先修路。”2015年的金山村急需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首先需要修建道路,与外界沟通。与现在平坦通达的公路不同,那个时候金山村的道路多数都是陡坡,“刚来的时候这个主路(沥青路)还没有。”王凤日常去村民家里测量时,经常从坡上拉着测量的皮尺往下扯,“没有路,很危险,但还是要做。”直到现在村村通、组组通建立起来,直达每户村民家门口,沿途还建有路灯。

  图为王凤主任接受实践队员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涛 摄

  金矿征地:看得见的发展

  通过金矿征地促成金山当地金矿的建设,是王凤觉得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因为这是看得见的促进金山发展的工程。金矿为不仅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福利,也为国家带来福利。”

  贞丰县以前被称为金州的金县,蕴藏有丰富的金矿,目前建成的烂泥沟金矿是亚洲第二大金矿。而在金矿尚未正式投成之前,王凤和同事们负责为这个金矿征地,将土地使用权属归给锦丰公司。征地过程中最艰难的要数土地纠纷与土地归属权不清。其中有村与村之间的地界模糊、村民之间的土地权限,这其中牵涉村民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些问题,王凤说出了他们当时的解决方案:“村级问题需要两个村委会协同处理,原始耕种需要村里有威望的寨老来确认这个事情,因为他们知道哪些人耕种,哪些没有人耕种。还有一个是行政界线,根据当事人土地使用年限来确认。”

  金矿征地期间,王凤基本上整天整晚的在待在山上,和村民一起测量村民自己的面积是多少,宣传相关政策、收集整理资料,白天吃了一点早餐,中午则吃工地上的工作餐。好在金矿最终建成,这为周边的金山村、烂泥沟村和尼罗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留守在村里的村民多一份收入来源。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最大的改变就属严重缺水的金山村因为金矿的落成引来了相对稳定水源,缓解了用水紧张问题。

  脱贫攻坚: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2015年以后各方面的扶贫资金和建设规划投入大。”有着切身体会的王凤对此感受颇深。目前金山村的脱贫攻坚主要根据“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开展脱贫工作。

  对于保障收入来源,一是要村民自身勤劳,二是鼓励他们外出务工。虽然每个村都有产业合作社,但受地区区域、气候和村民思想限制的原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也是王凤一直焦虑的问题。对于教育,在重视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对辍学孩子实行三级劝返:帮扶人、村级、镇级,除此之外还有教师。谈到辍学劝返问题时,王凤说道:“和以前相比,现在的父母基本上都支持孩子读书,因为他们吃过没知识的苦。”村民要有医疗的保障,首先的就是交医疗保险,对于不理解的村民王凤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上门进行政策的宣讲与劝导。

  贵州盛夏的下午五点,毒辣的日头将外边的场坪晒得明晃晃的,刚整理完资料的王凤从办公室走出来,提着“脱贫攻坚心连心”的连心袋准备去尼罗村走访,干瘦的身影前是坚定的方向。感谢基层驻村干部们,放弃舒适安逸的工作,走向田间地头;缩减与家人团聚陪伴的时间,把更多时间奉献给为人民群众。泥泞的路上你们有许多同行者!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