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青岛农业大学“寻工艺匠人,品味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团队赴青岛城阳探索泥塑文化

  中国青年网青岛11月7日电(通讯员 徐清华)6月29日,为响应国家“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1701班“寻工艺匠人,品味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团赴青岛市城阳区找寻“泥人刘”刘世普先生探索泥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本次实践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为主题来提升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刘世普老人工作室一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满晓涵 摄

  6月29日,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城阳区尚家沟新村,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刘世普老人创作的地方。步入老人的工作室同学们就被满满一屋子的泥塑所震惊,八仙过海、贵妃醉酒、丝绸之路、喜剧人物、卡通形象······各式各样、形象生动的摆在刘世普老人的泥塑工作室里,用老人的话来说,这是他“一生的心血”。

  1997年,刘世普老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应邀赴韩国进行中韩民间艺术交流,并在韩国仁川市进行现场泥塑表演,刘世普精湛的技艺,让韩国人大开眼界,其所到之处赢得一片赞誉。今年近80岁的刘世普老人是河套街道尚家沟社区居民,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泥塑”的传承人。受母亲影响,老人与泥结缘近五十载,他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对泥塑的无限热爱,演绎了一位民间艺术家的“逆袭”之路。

刘世普老人早年间获得成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满晓涵 摄

  在刘世普老师的工作室里同学们见到了神气威猛的关公像、慈悲肃穆的佛像,在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洋溢着刘世普老人满满对的热情与心血。刘世普老人热情地为同学们介绍每件泥塑作品的寓意,并教授同学们学习泥塑,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捏出来的作品也有模有样。

刘世普老人在为同学现场捏泥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满晓涵 摄

  根据刘世普老人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所谓泥塑需经过挖泥、晾晒、加水、捶打等多到工序,光是一块看似普通的泥巴,都要经历好几道工序。刘世普老人介绍,做泥塑要选用地下四五十公分处的泥土,因为表面的熟土黏度达不到,而且参杂了一些杂质。挖来的泥土晾干保存,用的时候加水和泥,揉捏捶打,这些土只有经过捶打才能形成一体,越捶打越黏,做出来泥塑质地才更好。

  “一些类似胳膊这种地方,需要在泥里加入棉花,把棉花和泥捶打在一起,泥土里有个棉花的拉丝,这样做出来造型之后,胳膊这种地方就不容易断裂。”听到同学们疑惑为何手中的泥巴比儿时玩耍的泥巴结实时,刘世普老人给予了同学们充分细致的讲解,面对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刘世普老人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世普老人在为同学现场捏泥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满晓涵 摄

 

  当与同学们谈论到如何传承创新泥塑的问题上时,刘世普老人侃侃而谈,他讲到:我是60年代学习美术,80年代到泥人厂学习泥塑,学习初衷都源自兴趣。刘世普老人坦言,学习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这些年坚持下来有不少收获。目前除了参加活动,他始终坚持在创作一线,每日创作6个小时。“我还有个想法,想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免费教学,只要有地方,只要我还能干,就能继续教下去。”

  经过这次的社会实践,同学们了解了捏泥塑这项技艺,观赏到了不同于传统泥塑的艺术作品,同学们会把这些都运用到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去,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更具有民俗风采。除此之外,还明白了传承人真正的匠人精神、学无止境、刻苦认真才能使自己的技艺变得更加精湛。

  而同学们所体会到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传承,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平日中做起,所以同学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作为媒介,真正的把这些民间艺术带到我们的生活中,使民间艺术能继续存留在发展长河里。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