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贵州红色筑梦队情暖童心

  中国青年网贵阳2月23日电(通讯员 何启容)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贵州民族大学 “情暖童心红色筑梦”队而言,不仅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镇远县两路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儿童假期生活的星星之火,为他们带去温暖的陪伴,更是全体队员增长见识、丰富经验、长才干、强能力的宝贵机会。以真爱为笔,以青春作墨,以四点半课堂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孩子带去诗和远方,为自己不负青春韶华,书写青春华章。

  一、书香镇远,遨游知识海洋

  在下乡期间,结合当地的儿童阅读量以及红色文化了解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书香贵州·青少年全民阅读工作”活动,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以故事会的形式给儿童们讲述《金色的鱼钩》《王二小放牛》等红色经典故事,学习故事中英雄人物无私奉献、英勇爱国的崇高品质,学习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伟大民族精神。虽然红色故事对于他们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是通过志愿者们独特的讲述方式,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就激发了儿童们对红色文化的求知欲望,他们纷纷表示对故事中的老班长、王二小等人心生敬佩,并在故事回顾环节中快速回忆起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说明了红色英雄的概念已经在他们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并且增进了他们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怀。

  图为《金色的鱼钩》故事会上,小朋友们认真在听志愿者讲述情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媛 摄

  二、红色筑梦,培养爱国情怀

  如果说红色故事是红色文化的基石,那么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等就是红色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志愿者们以“我的中国心”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歌唱红色歌曲《红星闪闪》,观看红色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的养成他们爱国思想的自觉性。在绘画活动中,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发挥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画出了他们心目中不同的军人形象和飘扬的国旗,孩子们把对绘画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的祝愿融入在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当中;在学习歌曲《红星闪闪》的过程中,孩子们用干净嘹亮的嗓音唱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赞美,用一样的音律不一样的嗓音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那年那兔那些事》用诙谐的画风和引人入胜的动物形象和漫画的形式诠释了中国近代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孩子们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正视历史。

  三、温情陪伴,给予长情告白

  由于当地居民从偏远的农村搬迁过来,大多数父母外出务工,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长期“放养式”的教育方式导致他们缺少素质教育。因此志愿者们在“四点半小课堂”当中开设了《弟子规》这一课程,教育孩子们学会关心尊重、理解孝顺父母,做到“百善孝为先”,给父母带去欢欣快乐,为自己养成言行举止大方得体的好习惯,同时也教育孩子们要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相互尊重;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孩子们作为新时代的朝阳,有责任、有义务承载这些时代精神,志愿者们通过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身边的事例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们更加贴切的了解新时代精神。

  四、关爱儿童,促进心理健康

  关爱留守儿童就要从关心他们心理健康开始,培养其自强、自立、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其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做出适宜自己的正确选择,因此志愿们开展了心理健康游戏的活动,让孩子们敢于说出心声,敢于追求热爱的事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虽然这只是一次短暂的活动,但是志愿者们用真心去接触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为那些喜欢把自己藏在一个“封闭空间”的留守儿童们打开了那扇窗户,敞开心扉,接受这个世界爱和温暖的沐浴。

  图为心理活动游戏结束后,小朋友们在给汗流浃背的志愿者擦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媛 摄

  这次“三下乡”活动使贵州民族大学的学子能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他们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红色文化的宣讲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同时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应该发挥知识技能的优势,为祖国的花朵,为农村建设服务。广大的农村需要大学生去发挥聪明才智,大学生也需要到农村去,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胡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