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 banner2
首页 >> 新闻纪实 >> 三下乡新闻 >> 正文

涅槃重生再还人间锦绣,高校学子赴汶川开展暑期实践

  2023年8月中旬,五道口金融学院赴汶川暑期实践支队以“执青春之笔,聚新生之力”为主题,前往汶川县映秀镇、水磨镇、漩口镇等地开展调研。支队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金融反诈宣讲、公益直播助农及文创周边设计等,在领悟红色精神的同时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巍峨山川间,有一片古老而宁静的土地,那便是汶川,一个承载着浓厚茶香的世外桃源。山岚缭绕,溪水潺潺,每一片茶园仿佛都是大自然的抚摸,每一片茶叶都蕴含着岁月的沉淀。” 直播间中的“金牌主播”王雨婷正笑意盈盈地准备向观众介绍汶川的茶叶。

  此次公益助农直播,主要向观众推介了汶川本地的西梅、青脆李等水果和茶产品,提高了观众对汶川农产品的认知度。直播中还分享了汶川当地风土人情、饮食营养与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与观众产生了良好的互动结果,直播活动圆满成功。

  笃学不负凌云志,报国常怀赤子心。镜头前是“主播们”完美的推介和配合,镜头后是支队成员于果园、茶园的亲自走访和调研,是与制茶人长达数十小时的深入交谈,是于繁星点点的山间夜晚彻夜的讨论和预演,是反复修改上万字的直播稿件……

  “这次来到汶川,受到了汶川人民非常热情的欢迎,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为汶川人民做一些贡献,所以想到办这样一场公益性的助农直播。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直播,感觉很新奇。如果下次有机会回到汶川,希望还能够坐在这里,为当地的百姓、为当地的果业和茶叶、为整个汶川做更好地宣传。“另一位”金牌主播”耿瑞轩在直播后激动地说道。本次直播在清华五道口抖音号、清华五道口B站号、康养汶川抖音号、汶川故事抖音号、汶川果果抖音号五个平台同步播出,总计观看量超8万。

  支队在漩口镇的志愿服务分为两个部分,支队一部分同学于宣誓广场附近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并协助政府工作人员进行部分日常工作,另一部分同学于中滩堡村挨家挨户为报名此次活动的村民拍摄照片,希望用镜头记录乡土人情,为村民们定格日常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此次拍摄活动中,支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些小朋友和老人们面对镜头会感到紧张局促,难以展现出自然状态,于是成员们向支队中的四川同学学习当地方言,纷纷化身“语言大师”速成方言。当村民们听到熟悉又“不熟悉”的语音语调时不免开怀大笑,镜头也捕捉下了一幕幕快乐温馨的瞬间。此次志愿共为村民们拍摄百余张图片,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我们支队有专业的摄影同学,因此希望通过此次为村民们拍摄照片的活动,为大家记录日常生活中最真挚的笑容。看到大家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们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和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中滩堡村家风巷和家国主题文化园项目以及当地灾后重建情况。”支队成员王姗说道。

  为将专业所长运用于实践,支队于映秀镇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防范金融诈骗,筑牢财产防线”反诈专题讲座,支队成员赵海林、张栢川、王姗围绕不同主题,向当地群众揭露了电信诈骗特点和常见套路,讲授识别方法和技巧,帮助人民群众提升金融素养,守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本次活动在清华五道口、无忧警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宣讲效果。

  “我希望把握好这次反诈骗宣讲机会,只要能提高在座一位居民的防诈意识,避免日后发生财产损失,那这次宣讲就是有价值的。”支队成员张栢川如是说。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一直以来都是清华大学社会实践的传统。此次汶川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除上述成果外,还签署一份合作协议,促成一场招商洽谈,组织两场联学共建,设计近百类文创产品,产出上万字调研报告。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五道口金融学院与汶川县人民政府召开交流座谈会并共同签署了研究生就业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推动校地合作进一步深化。同时,支队还促成了招商洽谈会,校友企业家代表们均表示汶川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希望能够整合相关资源,共同助力汶川发展;分别与阿坝师范学院和我校三个学院八个支队进行联学共建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引领,并互相学习实践经验,分享实践感悟;产出了2万余字调研报告,深入学习剖析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和现存问题,并尝试给出“道口答案”。

  除此之外,支队成员还为当地设计了近百类文创产品。支队选取汶川县夜景,水墨古镇,卧龙熊猫坪等地的美景,创作了“四季汶川”系列文创,共制作12个季节、48种明信片。通过这些设计,将在后期产出48套文创产品。此外,支队还为当地茶产业设计了包装,制作6大类产品,同时也留下了一整套包括logo、slogan在内的视觉形象系统。“灾后重生,勇敢无惧,汶川奇迹应该被传扬,因此我希望以文创的方式传递汶川美景,这是我设计‘汶川四季’的初衷。同时我们对当地的茶产业展开了设计调研,根据本地茶产业情况,确定品牌定位与产品调性,筛选主要购买人群,制作用户画像,确定茶产品视觉形象系统,并根据用户像,针对性的设计出不同的相关产品和茶叶包装。我们还留下了一整套视觉形象系统,希望在我们离开之后,当地茶农还能根据这套系统源源不断的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填补了茶农在包装设计上的缺失,减少了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希望通过设计助力,能够真真切切的帮助茶农。”来自美院的支队成员罗梦洁如是说。(通讯员 王姗)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