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南宁理工学院“夏乡绘梦,融媒耕读”社会实践团奔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与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实践团以“烽瑞”舞狮红色文创产品为载体,将非遗技艺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
烈日下,成员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汗水浸透了衣衫,但他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与当地村民的互动中,成员们一起制作红军餐,聆听村民讲述先辈们的奋斗故事,感受浓厚的革命氛围和淳朴的民风。
在革命烈士陵园,每一座墓碑、每一段碑文,都诉说着先烈们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名成员,也成为“烽瑞”舞狮设计中“忠诚与信仰”的核心元素。
站在黄洋界上,学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看见”了1928年红军以少胜多、保卫根据地的壮丽场景。在马源急行军活动中,大家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体验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行军历程。实践团成员关注到行军路线的艰难险阻、红军战士相互扶持的场景以及急行军过程中展现出的坚韧精神等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烽瑞”舞狮的形象设计中。
在红歌教学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唱红歌,从《强军战歌》到《歌唱祖国》,一首首激昂的旋律唤起了队员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钟国华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井冈山斗争与精神”,宋留清老师则通过“学会和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的授课,强调了调查研究在传承红色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上,成员们深入学习这一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在“学编红军草鞋”体验教学活动中,成员们亲手编制草鞋,体验当年红军战士们的艰辛生活。实践团成员将草鞋等元素融入“烽瑞”舞狮形象中,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并深刻体会到“一针一线皆不易”的艰辛。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大家仔细观看每一件文物、每一幅图片,记录下重要信息,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在南山火炬广场,映入眼帘的“星火相传”的红色火炬,让成员们心生肃穆和敬畏,为设计“烽瑞”舞狮形象提供丰富的灵感。
通过设计“烽瑞”舞狮红色文创产品,实践团成员将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融入舞狮形象中,探索出一条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道路,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诠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