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要闻推荐 >> 正文

如何上好志愿服务这堂“大思政课”

发稿时间:2025-11-12 10:4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武汉理工大学“心心语”志愿服务队携手公益性社会组织,定期在校园内开展爱心义卖活动,让孤独症儿童的手工技艺在“心连心”的“交换”中得到展示与认可,志愿者们也从孩子们的笑容中感受到纯真与希望;

  暑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团委采取“定点+接力”的方式,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仙桃市“爱心托管班”,开设“多彩课堂”,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汉江师范学院通过设立水生态保护志愿服务基金、组建“南水情长”志愿服务队、实施“我是小小守井人”水生态科普教育项目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小小守井人”的种子……志愿服务日益成为广大大学生的青春时尚和价值追求,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24年暑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领仙桃市“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深入田间地头,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实践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为持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发展、彰显大学生奉献担当的有效抓手,是广大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如何上好志愿服务这堂“大思政课”?这需要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在做好结合文章中找准有效工作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承载着崇高的育人使命,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育人工作。志愿服务是“德”的有形化,具有育人属性,可以在人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效如何,取决于对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开发程度。与此同时,志愿服务具有社会价值属性。在推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将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有机融入到志愿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实现育人功能和社会价值的互促共进。

  推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要注重系统谋划与顶层设计,在学校育人大局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强化一盘棋思维和整体联动,把学校青年志愿服务力量由“散点式”转化为“聚合式”。育人的关键在于润心。要善于讲好志愿服务故事,充分挖掘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的感人故事、典型案例,通过分享会、舞台剧、原创歌曲、短视频等多元化方式呈现,在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感召更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南民族大学编排的话剧《石榴花开》,以三封书信为线索,以读信这一质朴而深情的表达方式,生动再现了该校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在支教过程中传递的温暖与力量。

2025年4月,中南民族大学编排的话剧《石榴花开》在该校学生社团文化月主题活动开幕式上演出。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引导大学生在倾听时代脉搏中找题目,鼓励大学生走进社会这所“大课堂”,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美丽中国建设等领域找准需求,设计“能为、善为”的志愿服务项目。

  (作者:徐本禹,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插画作者:陶毅彤,系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