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要闻推荐 >> 正文

山东:志愿者“温暖”少年求学路

发稿时间:2025-11-17 11:2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一次次叩门入户,一遍遍耐心作答,将学生资助政策精准送达有需要的家庭——这是菏泽学院筑梦青年志愿服务队陈莹和队员们的志愿服务日常。“每一名受助青少年眼中对未来的坚定,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肩负的责任与担当。”陈莹说。

  今年以来,团山东省委联合山东省教育厅,创新启动“学生资助政策进万家”青年志愿服务行动,遴选30支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省内各地为广大群众讲解资助政策,为促进教育公平贡献青春志愿力量。青年志愿者化身政策“宣传员”,将暖心政策送进12058户家庭。

  在此项活动开始前,山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举办“学生资助政策进万家”青年志愿者骨干培训班,帮助志愿者精准掌握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业务流程以及志愿服务注意事项,为活动规范化、专业化开展“保驾护航”。

  滨州医学院“圆梦资助”青年志愿服务队围绕“政策解读、沟通技巧、调研方法”三大核心模块对团队成员开展专项培训,培训后通过模拟演练检验成员学习成果。聊城市高唐县扬帆筑梦青年志愿服务队建立线上工作群,在服务期间实行“每日晨会+晚会”制度,实现实时沟通和资源共享。

  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青年志愿者叩门入户,力争做到精准传达政策“零距离”。“要不是你们上门,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好政策,真是感谢你们!”中建八局二公司“童心砼行”青年志愿服务队提前与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镇政府相关部门对接,来到一位独自抚养3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家中,送去爱心文具及生活物资。临走前,志愿者帮助这位母亲关注了全国和省级学生资助官方公众号,便于后续接收学生资助相关信息。

  在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松柏林村的入户宣传中,日照市“筑梦护航”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初二学生小宋的家。小宋父亲早已病逝,母亲患有乳腺癌,家里还有正在上大学的姐姐。了解情况后,志愿者及时向他们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志愿者离开时,小宋的妈妈哽咽着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推进资助政策普及,既要靠手册,讲清政策的“条与款”,更要用真心,传递政策的“情与暖”。在下沉社区开展服务时,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资育同行”青年志愿服务队注重“在地化政策适配”,在农村社区,重点讲解脱贫享受政策等困难群体相关的资助内容;在城市社区,重点梳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相关的工作流程,让服务真正“接地气、入人心”。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逐梦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社区里搭建起政策咨询台,用扎实的政策知识储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提供答疑服务。“有些家长可能不经常出门,在社区‘搭台’能让更多潜在受助家庭了解政府的好政策。”该团队青年志愿者黄浩志说。

  校园是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帮助学生消除潜在求学顾虑的重要阵地,中国海洋大学勉行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为280余名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的资助政策宣讲活动,让资助政策的“温暖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照亮他们的求学之路。

  家长是学生教育支出的主要承担者,是“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的关键。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援·梦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当地学校举办专题家长会,面向家长宣传资助政策、答疑解惑,并主动提供团队成员联系方式,为其后续咨询搭建“绿色通道”。

  不仅如此,志愿者服务团队创新宣传方式,综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突破时空与地域限制,扩展资助政策宣传广度。

  菏泽市成武县“邮”渝古成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团成武县委等,在短视频平台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开播前邀请80余名符合条件的拟申请人观看直播,确保使其及时了解最新信息。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雷锋电子e工青年志愿服务队依托学校电子信息技术特色与专业优势,构建“线上+线下”多维宣传体系,将政策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文和视频,真正让资助政策“看得明白、听得清楚、用得方便”。

  通讯员 孙新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