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返家乡文字 >> 正文

江西高安:返家乡大学生的“青春修炼手册”

发稿时间:2025-09-04 13:4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挡不住青春逐梦的脚步。今年夏天,江西宜春高安市组织138名返家乡大学生参与“返家乡”实习实践,24名大学生任乡镇团委兼职副书记,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连接家乡货运产业发展

  “十万大军跑全国,有路就有高安车。”在江西高安,货运产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这个暑假,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左蓁选择回到家乡高安,在高安货运汽车产业基地管委会开启实习。

  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整理、统计各项财政数据。看似基础的工作,左蓁却丝毫不敢懈怠。他将“严格”二字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面对一份份复杂的文件和密密麻麻的数据,他耐心细致地核对,反复检查,生怕出现一丝差错。领导交代的每一份文件,他都会认真研读要求,按照规范流程完成;每一项统计工作,他都会严谨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返家乡”实践大学生左蓁在调研货运企业。左橙 供图

  在管委会,领导和同事们对左蓁这位新人十分友好、有耐心。每当他遇到难题,向大家请教时,大家总会不厌其烦地为她讲解,帮他梳理思路。在大家的帮助下,左蓁顺利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

  这段实习经历,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并非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地与家乡发展相连的工具。他也暗暗下定决心,未来要继续深耕专业,以所学回馈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为家乡货运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这个小伙子做事情有干劲,很细致,文字功底很好。”高安货运汽车产业基地管委会敖松介绍,返家乡活动是年轻大学生了解、建设家乡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用影像记录家乡变迁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这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也是该校学生王佳鑫暑期实践的行动指南。“美美与共”源自费孝通先生对民族文化自觉的表述。这个暑假,王佳鑫加入高安返家乡大学生队伍,在高安融媒体中心的实习中,在图片与影像的世界里,深刻践行着这一理念,完成了对本土文化的感知与记录。

“返家乡”实践大学生王佳鑫在剪辑视频。左橙 供图

  在融媒体中心,王佳鑫跟随老师们参与了多项有意义的工作。她加入了高安首部普法微短剧《星火》的拍摄团队,在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中,助力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拍摄过程中,她不仅学习到了影视拍摄的技巧,更深刻理解了普法工作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看着一个个生动的角色将法律知识传递给观众,她心中满是成就感。

  此外,她还负责剪辑“宜春好人”活动的背景视频。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一位位“好人”的事迹打动着她:有人见义勇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有人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有人孝老爱亲,用行动诠释着亲情的温暖…… “这些故事让我感受到了高安这座城市的好人力量,也对‘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王佳鑫说。

  更让王佳鑫难忘的是,她跟着航拍老师一同从天空俯瞰家乡。当无人机缓缓升空,高安的美景尽收眼底: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翠绿的田野生机勃勃…… 从空中视角记录这座城市的美丽与变化,让她对家乡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深厚。她也用镜头将这些美好瞬间定格,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的魅力。

  “她剪辑视频的风格有活力、有网感,有年轻人的朝气,大热天她也跟随我们出去完成了很多拍摄工作。”高安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张家浩认为,“这次返家乡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锻炼、增长才干、贡献力量的机会。”

  用行动助力家乡建设

  “乡镇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 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的袁承杰,是今年高安24名兼职乡镇团委副书记中的一员。在今年暑假兼职团大城镇委副书记后,他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在这里的每一天,他都能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脉搏在基层有力跳动,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高安的发展变化。

乡镇团委大学生兼职副书记袁承杰走访村民。左橙 供图

  这段实践时光里,袁承杰的工作充实而忙碌。他协助整理本乡镇的团组织关系转接,认真核对每一位团员的信息,确保转接工作顺利进行,让团员们能够及时找到自己的 “组织归宿”;他参与两新领域的团组织建设工作,积极走访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出谋划策,努力扩大团组织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他还主动担任河小青志愿者,穿上志愿服,拿起工具,参与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此外,他还跟随媒体老师拍摄政协主席主题的宣传片,在拍摄过程中,深入了解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成就,更坚定了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袁承杰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团大城镇委副书记朱蓉感慨:“袁承杰身上很有活力,也让我仿佛看到我自己刚返回家乡工作时的那份青春和干劲。” 大城镇副镇长、团委书记邓智清认为,大学生兼职团委副书记进一步拓宽了基层团干部的来源渠道,吸引更多本地优秀大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增强了大学生群体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搭平台、聚人才 让青春力量赋能家乡发展

  今年暑期,共青团高安市委以“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精心搭建实践平台,成功组织138名返家乡大学生走进机关单位、乡镇基层、产业基地等岗位,其中24名优秀学子兼职乡镇团委副书记,形成了“政府搭台、学子唱戏、家乡受益”的良好局面。

  从统筹岗位对接,根据大学生专业特长与家乡发展需求,精准匹配货运汽车产业基地、融媒体中心、乡镇团委等实践岗位;到全程跟踪服务,安排专人指导大学生开展工作,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再到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大学生分享实践感悟,激发服务家乡的热情,共青团高安市委用细致周到的举措,让返家乡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高安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关注家乡、服务家乡,更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发展活力与潜力,为未来返乡就业创业埋下种子。”共青团高安市委负责人表示,未来团市委将继续完善 “返家乡”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持续为青年学子搭建成长平台,让更多青春力量汇聚成推动高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左橙)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