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抚顺8月1日电(通讯员 韩彧 于孟璞)7月20日,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铭记历史·红色足迹”赴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校重点团队来到了雷锋的第二个故乡——抚顺,并参观了雷锋纪念馆,学习继承雷锋精神,和抚顺人民关于进行了交流谈话,并针对雷锋精神的继承问题对一些游客进行了采访。
到达雷锋纪念馆后,有关工作人员热情迎接,讲解了有关雷锋纪念馆的现状,大家互相进行学习交流,实践团为工作人员讲解此次实践之旅的流程及目的协商如何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此次学雷锋之旅,并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彧 摄
实践团进入雷锋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纪念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和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队员心灵都受到了强烈震撼,这是一个多么光彩的灵魂,这是一个多么无私的生命。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彧 摄
这是雷锋在工作时一直穿着的的皮夹克和格子裤,可以看出来非简陋,也体现了他的生活节俭爱岗敬业。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一名孤儿,在贫穷与孤独中挣扎求生,旧日社会的穷苦生活塑造了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成为了雷锋精神的闪光点之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孟璞 摄
军人们也在那一天参观了雷锋纪念馆,他们正在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学习过后他们并表示会像雷锋一样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地工作,像螺丝钉那样,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于社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彧 摄
一群只有八九岁的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雷锋的事迹,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听的非常认真,脸上写满了对雷锋同志的景仰,看着他们认真专注的表情能够知道,一颗颗爱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底埋下,静待日后发芽开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孟璞 摄
雷锋纪念馆内还安排了“小志愿者”为游客进行讲解,虽然他们年龄不大,但是对雷锋十分的了解,优秀的小志愿者讲解了雷锋纪念馆的陈列物品及雷锋的相关事迹,让游客们在参观的同时能更加清楚地了解雷锋,他们是雷锋精神很好的传承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彧 摄
不远处有一群人围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在兴奋地讲着什么,老爷子看上去已届耄耋,但依旧精神矍铄,讲话时更是神采飞扬。队员们走近驻足倾听,原来是参加过志愿军的老人正在回忆往事,向人们讲述自己与雷锋精神的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孟璞 摄
实践团队员正在对游客进行采访,这位游客是抚顺人后离开家乡,重回故里来到雷锋纪念馆去追寻抚顺的记忆,他说“雷锋精神对于我们不同于书本上的苍白字句,而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彧 摄
听老志愿军战士讲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两位是高中的同学,同为退休老兵,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下长大,所有对这里有着不同的感受。实践团组员与他们进行深刻的交谈,最后他们表达了对东大学子的鼓励与期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孟璞 摄
最后在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对这次实践活动进行了学习感悟交流会,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并由组长进行陈述总结。时至今日,当代“雷锋”则是要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挥酒青春,无私奉献。今日不同往昔,时代在变迁,但雷锋精神中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核亘古不变,代代相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