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汤雅雯 邹长义)“麻阳花灯戏”是中国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湘黔周边地区苗族群众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她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至今,离不开众多老艺人们的传承与守护,更离不开花灯戏爱好者对花灯戏的热情与欢喜。8月15日——8月23日,历时9天,长沙理工大学“非遗花灯+”与扶贫调查研究实践队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各花灯戏传承村寨进行田野调查,采访可爱的花灯戏爱好者。
或握铁铲,或拿笔杆,用花灯之调哼山歌之曲,谱新时代华章,苗族山歌传承人滕长松用一曲曲热烈、动听的山歌向我们展示着花灯戏与山歌融合之后的优美、欢快。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邹长义 摄
效霓裳起舞,传花灯戏唱。花灯戏调研团成员农雅迪感受着花灯戏的魅力。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子琦 摄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纷呈的花灯戏表演离不开演员们对于一个个动作的认真细致与艰苦付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子琦 摄
在花灯戏传承村寨大塘村村委会,花灯戏调研团成员在查看大塘花灯的历史资料。大塘花灯戏主唱傅天云先生一脸期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子琦 摄
已过古稀之年的夏隆文先生,对花灯戏的热爱溢于言表,娓娓道来他与花灯戏之间的浪漫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子琦 摄
孙老师与漫水社区花灯戏打击乐爱好者滕树长握着手,亲切地问候着对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子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