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守护鱼灯非遗 传承百年记忆

发稿时间:2024-08-12 10:2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7月30日,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古韵新风 传艺绘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院团委书记方婷婷和辅导员贾兰雨的带领下,来到安徽黄山市歙县汪满田村开展为期近一周的鱼灯文化调研活动。期间,团队成员采访了鱼灯非遗传承人汪胜娟、汪华武、汪春燕,以及鱼灯表演队队长汪智红。

  鱼生徽州

  晚时分,一声轻响,河两岸的路灯和村头大鱼亮了。每盏路灯上都挂着鱼形灯牌,暖色的红黄灯光让这个少有人烟的村庄顿时生机勃勃起来。此刻,汪胜娟家里聚集了一群人,她站在客厅中间,随着音乐和大家一起跳起了客厅“广场舞”。汪胜娟不仅是一位广场舞达人,还是一位鱼灯非遗传承人,学习鱼灯制作近30年。

  “制作一盏小鱼灯大约需要一个星期。”汪胜娟指着一盏已完成的小鱼灯说道。鱼灯的骨架用竹条制成,以铁丝连接,外皮则糊上绵纸,用油彩上色。其中竹骨架的成型工序尤为耗时。首先要选用笔直而粗壮的竹子,剥去竹皮后浸泡水中,待晒干7天后,片成竹条,再用火炙烤,软化竹条,将其弯曲成想要的形状。

  “鱼头、鱼身的骨架不是常规的椭圆或者长方形,而是鸡蛋形的,上宽下窄,完美模拟鱼的形态。”汪胜娟举起手中鸡蛋形的竹圈解释说。

  她一手拿着虎钳,一手取铁丝绕在骨架上,钳子捏住铁丝使劲扭起来,将竹圈与竹圈牢牢固定在一起。鱼头、鱼尾和鱼身则利用铁丝圈连接,保证能有活动的余地。

图为汪胜娟扎鱼灯骨架。胡太红 供图

  古人常说,“美人在骨不在皮”,此话用于鱼灯也是合适的。“用于制作骨架的竹子不能是春夏的竹子,这时候的竹子水分多,易生虫,易腐烂,所以,我们一般选择秋冬时候的竹子。”汪华武紧接着又说,“为方便运输,我们用布代替绵纸做皮。”他将一块白布覆在骨架上,布的边缘被剪成布条状,方便黏合在骨架上。

  黑色记号笔在白布上勾勒出一片片鱼鳞、鱼嘴、鱼眼睛后,汪华武用刷子蘸上红色、黑色、白色颜料,依着黑色轮廓开始上色。因为油彩不可与水混合,要均匀地涂抹在竹骨架的表面,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红色、黑色、白色是当地鱼灯传统的颜色,平时看到其他颜色的鱼灯都是客户自己定制的。”五年前,汪华武回到家乡,一门心思做起了鱼灯,传承起了家乡这门手艺。

图为汪华武给鱼灯鱼嘴上色。胡太红 供图

  鱼嬉徽州

  每年汪满田村的正月,必定是热闹非凡的。寒冷的冬天因热火朝天的鱼灯会暖和起来了。鱼灯在巷弄里、在河街上、在石板桥上穿梭,从上空俯瞰,便是一条条鱼在村庄游动,村庄成了河。

  汪智红便是这河流的弄潮儿。他是鱼灯表演队队长,除去每年在村里的嬉鱼灯,他还带领队员承接各地的鱼灯展演活动。

  “摸摸鱼头,吃喝不愁。摸摸鱼尾,顺风顺水。”鱼灯工坊里,汪智红高举一只长达近3米的鱼灯,上下起伏,左右摆动。不过两三分钟,汪智红的额头上就布满了汗珠。

  “嬉鱼灯是要把子力气的,一场鱼灯会短则半个小时。长则可达一个小时,大型鱼灯分量并不轻,一场鱼灯会下来不亚于跑了一场马拉松。”汪智红将鱼灯小心翼翼地放下来,抹了头上的一把汗,笑着说。

  多数大型鱼灯,它也仅有一支手持竹竿,并且手持竿位于鱼头与鱼身的连接处,前后重量严重失衡,这就要求演出者要有良好的嬉鱼灯技巧。

图为调研队员准备采访在鱼灯工坊舞鱼灯的汪智红。胡太红 供图

  在当地,嬉鱼灯这项年俗能够一直保留下来,少不了鱼会的支持。目前汪满田村有6支鱼会,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就是鱼会的斗鱼时间,也是汪满田村人春节狂欢时刻。每支鱼会都会挑选一名鱼头,在嬉鱼灯会上带领村民进行鱼灯巡游。

  “让我最记忆深刻的一次嬉鱼灯,应该是我十六岁那年,那天下了冰雹,还在下雨,我本以为今年就不会再嬉鱼灯了,但是,那天村民们依旧出来了,拿着鱼灯在村子里巡游,鱼在冰里、在水里活了。”曾担任两届鱼头的汪春燕一脸回忆。鱼灯,不嬉不行,早早刻进了汪满田村人的骨子里。

  鱼跃徽州

  “当时天很热,猫屋开着空调,让她七岁的女儿穿着羽绒服拿着鱼灯在厅堂里跑,然后画下来了。”民宿老板汪来红指着绘本《会飞的鱼灯》中的一页图画和团队成员介绍。

  《会飞的鱼灯》是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4年2月出版的一本传播鱼灯非遗文化,致敬匠人匠心的图画书。本书由张森淼供文,猫屋Becky,一位90后插画师供图。绘本中的13岁争当鱼头的主人翁燕子,原型是汪春燕。今年她已经30岁了。

  “之前村里是没有女性当鱼头的,我是第一位女性鱼头,当时是特别开心,但又很有压力,因为鱼头需要安排的事情特别多而且琐碎。”30岁的汪春燕回忆起13年前,仍是一脸自豪。“我很喜欢鱼灯,我希望鱼灯能够被更多人知道,也知道我们汪满田村。我目前也在从事鱼灯相关的工作。”

  2023年,汪春燕自掏腰包将汪满田鱼灯带到上海旅游博览会,收到很多好评。从上海回来后,在母亲的支持下,汪春燕在歙县县城创办“一盏鱼灯”馆。

  “现在鱼灯展览馆,歙县一家,屯溪两家,都是我牵头办下来的,八月三号、四号晚上,我们还将去合肥骆岗公园进行鱼灯表演!我想汪满田这条鱼,顺着新安江,跃出大山,进入更广阔的大海,然后鱼化龙回到家乡,到时候,汪满田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汪春燕谈起鱼灯时,神采飞扬。

  汪春燕还是村里扎鱼灯的好手。汪春燕的太爷爷是扎鱼灯的高手,从小她就耳濡目染,后来又跟随市级鱼灯非遗传承人汪在郎制作大鱼,和汪小渊、汪义芳学习小鱼灯制作,后又拜汪在位为师学习最复杂的鱼化龙灯。“我想将鱼灯完完整整地传下去,这就是我学习制作鱼灯的最大动力。”汪春燕说到此处,神色变得严肃。

  汪满田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一个山间盆地处,交通困难,对外沟通少,因而嬉鱼灯的传统民俗才能延续600年之久。现在,因为老一辈的坚守,年轻一辈的赓续,汪满田村这条大鱼,正慢慢游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文化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本次调研让我深入了解了非遗传承现状,使我对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更让我意识到传媒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余梦澜颇有感慨,鱼灯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为她的未来职业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胡太红)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