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太行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密码,7月上旬,由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兰台社社团成员组成的“光耀太行”社会实践团队赴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龙王庙村、猫村开展“红色太行,绿色能源,金色产业”社会实践活动。
“绿色能源”点亮发展之路
在龙王庙村,社会实践队员深入居民区、学校和产业园区开展实地参观、问卷调查和宣传宣讲活动。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顾强一行与实践队员进行座谈交流,介绍了龙王庙村绿色光伏、金色产业等基本情况,并带领实践团实地参观了村民家中的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
图为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带领队员参观户用分布式光伏。李津歌 供图
在居民区,队员面向当地村民开展光伏低碳主题的问卷调查,并与村民交流了户用式光伏的建设、运营、收益情况。村民们纷纷表示户用分布式光伏不仅有效利用了村民屋顶空间,还为村民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针对调研过程发现的问题,团队提出意见建议,包括引入专业测量团队确保土地丈量的准确性、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宣传、建立定期清洁和维护制度等,多措并举提升光伏项目的整体效益,增强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面向村民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李津歌 供图
“回家后我要把今天听课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节能降碳,保护地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栗元铺小学一名学生在听完宣讲后这样说道。
在阜平县栗元铺小学,实践队员面向四年级学生开展了“光伏助力乡村低碳”的主题宣讲活动。为保证宣讲活动达到良好效果,实践队多次召开会议,确认宣讲主题、划分任务板块,做好PPT制作、宣传海报、定制礼品的设计及知识库筹建等工作,确保宣讲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宣讲内容涵盖电的来源、光伏发电的方式、应用领域等八个方面,队员通过视频讲解、宣传彩页发放及现场互动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光伏知识及乡村低碳的重要意义。
图为团队在栗元铺小学开展“光伏助力乡村低碳”主题宣讲活动。李津歌 供图
“金色产业”照亮振兴画卷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金色产业。从市区出发来到阜平县的路上,山坳里、平地上,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连片温室大棚,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食用菌产业园区。大棚里,白色的菌柄托举着灰色、棕色的的菌盖,像盛开的小伞,在阜平人眼中,这是帮助他们圆了致富梦的“金伞”。
团队成员了解了菌种培育、菌棒加工、食用菌种植等情况,并结合阜平县实际就产业发展模式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现场交流,了解当地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的食用菌产业致富经验。“亲眼看到周边村庄的农民,借助食用菌产业以及其他扶贫项目,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在实践中,我更是开拓视野,实现了自我突破!”实践队员赵旭发出感叹。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食用菌产业园区。李津歌 供图
“炬火之光”闪耀红色太行
走进猫村,古村落的古朴气质和文艺气息铺面而来,作为文旅新村建设的前沿阵地,这座易地搬迁的小村落正成为大山深处的文化风景和猫咪的生存乐园。通过实地观察村落运行现状,与村民进行交谈,实践队员了解到猫村猫咪的日常生活情况以及猫村创立、运行的口碑。
在这里,实践队员与猫村负责人周合伟进行了深度访谈,对猫村打造艺术乡建的初心理念、发展思路及现存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用水不便是猫村冬季运行的一大问题”,周合伟如是说道。锚定这一关键,实践团成员深入调研了猫村的能源水利设施与村口干枯河流的上下游环境,为后续村落能源水利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添设光伏板、错峰用电等针对性改造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和周合伟进行访谈交流。李津歌 供图
团队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成员们深入体会到光伏、食用菌等产业及艺术乡建对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也让实践团深入了解到太行地区振兴经验和发展方向。未来,成员们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继续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推广与实践中,以新青年之姿,为社会助力,为国家助力。(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段钰 路佳鑫 倪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