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贵州民族大学党员求是班:深入乡村体民情 志愿服务暖人心

发稿时间:2024-09-03 13:2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贵州民族大学党员求是班“挺膺担当 强国有我”乡村振兴促进团赴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报京村和金堡镇秀地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下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开展普法、反诈、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等活动,让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通过探访当地老党员、产业发展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等代表,深入调研贵州民族大学与镇远县校地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实际成效和经验启示,切身体会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的和美乡村新局面。

  产业振兴:实干与创新并驱

  “产业振兴,不能靠等,得有人敢于尝试。”报京村产业发展带头人龙水龙的话语掷地有声。他向实践队员们生动讲述了自己返乡创业,从无到有开拓奋进,结合当地实际,通过肉牛养殖致富的经历。他坦言自己年轻且充满干劲,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实际行动为乡亲们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致富路径。

  龙水龙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精神打动了在场的实践队员,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龙水龙的创新精神,将青春热血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访谈龙水龙。杨正欣 供图

  实践队员深入秀地村田间,向当地村干部和农户了解秀地米种植情况。据了解,秀地村有优质生态稻田1200多亩,具有发展水稻种植产业的天然优势,而秀地米历史底蕴深厚,自明时就有记载,曾是朝廷的“贡米”。

  在镇远县金堡镇秀地贡米加工厂内,当地村干部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秀地米加工设备,并向大家讲解了加工厂建设运作情况。据介绍,2021年贵州民族大学专门拨付20万元支持秀地米产业发展,其选派的秀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庆伟结合秀地村实际情况,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推广一项产品、打造一张名片”的发展思路,为秀地米深加工厂建设争取到东西部协助资金33万元。2022年,秀地米完成销售8万余斤,创收40余万元,带动30余农户增收。2023年,秀地米产业已实现了规模化、市场化。

  在贵州民族大学的助力下,秀地村形成“农业+艺术+旅游”农文旅发展模式,校地村共同发力,村级产业发展取得明显实效。通过调研,实践团队不仅对乡村产业振兴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更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文化传承:侗绣与芦笙交响

  走进报京余珍民族工艺品风情园,绣娘们正在专心工作。手腕翻飞、针线齐舞中,一个个精美无比的侗绣图案映入实践队员们的眼帘。据黔东南州非遗传承人邰木香介绍,绣坊为30余名报京妇女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有力保障了侗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贵州民族大学持续选派专家学者进村指导,探寻实现侗族刺绣与市场接轨的方法和路径,助力报京村把指尖刺绣转化为广大绣娘们的“指尖财富”。

图为实践队员访谈邰木。阮新婷 供图

  在邰木香的示范下,实践队员们亲自上阵,于针尖与彩线间,体验刺绣的微妙与精细。“刺绣非常考验绣娘的耐心和刺绣针法,一针一线都彰显着匠心独运,一不小心就会绣错纹路。”队员言语间满是对绣娘们精湛技艺的钦佩,深刻体会到了侗族刺绣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在当地村民的热情邀请下,实践团队加入吹芦笙、踩舞步的队伍中,在悠扬空灵的芦笙曲中,与当地村民共话民族团结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爱行动:温暖与希望同行

  实践期间,实践队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与留守老人的交谈间,实践实践队员为老人宣传法律知识、防诈骗知识等,耐心为老人答疑解惑。

图为实践队员向留守老人开展普法宣传和防诈骗宣传。阮新婷 供图

  面向留守儿童,实践团队开展了防溺水、防诈骗宣传教育,用生动的案例和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针对留守儿童学业方面和心理健康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实践队员为他们提供了心理疏导和学业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孩子们在关爱中茁壮成长。

  在老党员家中,实践团队与党员前辈共话往昔,聆听其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开路架桥、引水接电、共谋发展,用劳动和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在他们身上,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党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纷纷表示要以老党员为榜样,将党的优良传统传承发扬。

图为带队老师为老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杨正欣 供图

  “每一次真诚的握手,每一个深情的拥抱,都传递着社会的温暖与希望。”团队负责人表示,实践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营造关爱老人和儿童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活动是贵州民族大学党员求是班培训的既定内容,团队成员均为党员求是班学员,旨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有效发挥组织育人作用,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基层,在实践中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品格,鼓励学生毕业后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挺膺担当。(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刘春 龚诚 杜佳倩 燕娜 杨珊 龙明路 陈莎莎)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