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大棚里的绿色希望 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发稿时间:2025-01-17 16:1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新时代的蓬勃浪潮中,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广袤农村迈向繁荣的征程。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关切与热忱,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情系三农”实践队于1月10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西沈马庄村,通过实地调研与亲身体验,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农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党建引领促发展,西沈马庄展新颜 

  实践队来到西沈马庄村村委会,队员们聚焦大棚产业发展,以及党支部引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与西沈马庄村党支部书记赵书记展开了全方位的交流。

  据赵书记介绍,2020年初,西沈马庄村在全镇率先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东港区引领农业种植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开展大棚油桃种植与苗木栽培业务,并以打造现代化循环生态农业园为目标,集绿色果蔬种植、采摘与销售等功能于一体。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让农民实现了抱团发展,更为大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极大地激发了土地资源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员与赵书记交谈,了解西沈马庄村大棚产业发展。甘唯萌 供图

  当地村委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实践队员了解到,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村委会经过多方考察和洽谈,通过与实力雄厚的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行订单式种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提前向合作社下订单,明确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标准以及收购价格。合作社则按照订单要求组织生产,避免了盲目种植。这一模式的推行,成功化解了农产品滞销这一长期困扰农民的老大难问题,为农民的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入乡村种植一线,倾听农户振兴心声 

  与赵书记交流过后,实践队员们迅速行动,分散至田间地头,与村民进行交流。在与村民李大爷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种植环境的优化,大棚蔬果产量稳步提升,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让农户们面临收益不稳定的困扰。

  李大爷还表示,现在村里从事大棚种植的多为老年人,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很少留在村里从事大棚种植,这一现状导致村里大棚种植缺乏新鲜血液与创新思维,在新技术推广、新销售模式探索上进度缓慢。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到大棚产业的长远发展。

  此次走访,实践队员们收集到了大量一手资料,真切感受到村民对大棚种植的热情与期待。队员们表示,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详细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为乡村大棚产业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图为实践队员向西沈马庄村村民了解村情并进行问卷访谈。姚娜 供图

  走进科学规划大棚,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在村民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大棚,眼前井然有序的景象令人赞叹。一排排整齐的种植槽内,各类蔬菜、瓜果按照科学间距排列,在精心调控的温度、湿度环境中茁壮成长。

  据工作人员王女士介绍,村里的大棚种植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划分出多个功能区域,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耐阴作物与喜光作物合理搭配,既能充分利用光照,又能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大棚内作物生长。甘唯萌 供图

  队员们在现场仔细观察,发现在每个大棚里都有一个小黑板,原来每周五合作社都会开设“周五马扎课堂”,详细向农户介绍各种农产品的播种时间、施肥记录、病虫害防治措施等信息。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让种植过程有章可循,为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没想到大棚种植如此讲究科学规划。”实践队员甘唯萌感慨道。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合理规划种植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队员们计划运用所学知识,为大棚种植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乡村产业持续发展,让规划种植的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得到更充分彰显。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回到学校后,他们将整理实践成果,形成详尽的调研报告,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队员们也将持续关注该乡村的发展,组织更多同学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他们决心以实际行动,为乡村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农业大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推动乡村振兴的巨轮稳步前行。(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安琪)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