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三下乡

首页 >> 三下乡实践纪实 >> 正文

武汉大学学子深入湖北恩施 关注农村老人心理健康

发稿时间:2025-02-13 10: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推进“健康老龄化”建设,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为深入了解当今农村老年人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暖阳心语,乡村心桥”——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风险调研队于1月14日至17日奔赴湖北恩施建始县红岩寺镇开展调研,深入基层农村,倾听这片土地最真实的声音,为推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添上青春之翼。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会处,全州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民族,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色。近年来,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老年人成为主要留守人群,生活压力大,精神慰藉偏少,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凉水埠村:倾听岁月的低语

  1月14日下午,调研队首站抵达凉水埠村卫生室。村医介绍,该村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落实较为到位,对于65岁以上、患有四种慢性病的老年人,会有村医定时前往家中进行简单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和疾病风险。卫生室内摆放着多种面向老年群体的疾病防治宣传册,彰显了对老年人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同步关注。

图为凉水埠村卫生室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宣传册。陈梦怡 供图

  在凉水埠村的入户调研中,调研员们发现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着孤独感和无力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机能逐渐衰弱,部分人只能依靠国家补助维持生活。此外,村内服务设施相对匮乏,仅有公共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各一处,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社交、娱乐需求。

  秋桂村:触摸时光的暖意

  1月15日上午,调研员前往秋桂村开展实地调研。该村65岁以上重点人群基本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对于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人群,村医会保证每季度至少上门服务一次,而对于村内的失能老人,则会保证半个月上门服务一次,这一贴心的服务为失能老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温暖。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员访谈到一位62岁的奶奶。奶奶目前与老伴同住,在县城工作的子女也会时常回家探望。奶奶对在国家支持和帮助下的未来生活非常乐观,她视衰老为人生必经之事。谈及子女陪伴,奶奶坦言有时会感到孤独,但她也理解子女的忙碌,并不觉得自己被冷落了。

图为调研队队员与接受访谈的秋桂村老人合影。罗萱 供图

  共筑心理健康的明天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对当前的生活感到满意,特别是对社会给予他们的照顾心怀感激。但在物质生活之外,农村老年人群体还表现出普遍强烈的情感诉求与倾诉意愿。当前农村地区在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供给方面还存在显著的短板与不足,众多老年人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缺少切实而温馨的心理支持与援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对每一位认真生活的劳动者的负责与关怀,是给每一位正值青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底气与支撑。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带着“健康老龄化”的种子走在欣欣向荣的祖国大地上,走进基层农村的千家万户中,为提高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王天宜 陈梦怡 林呈希 罗萱

责任编辑:李华锡